撤销缓刑由哪个法院审判

更新时间:2021-09-02 11:29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在刑事案件中,对于案件情节轻微、对社会不会造成危害的犯罪分子是可以依法判处缓刑的,对于缓刑期间的犯罪分子,应该积极接受社区矫正,也应该遵守国家的法律规定,否则很有可能被撤销缓刑,那么,撤销缓刑由哪个法院审判?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一、

撤销缓刑由哪个法院审判

  撤销缓刑由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向作出原生效判决的人民法院提出,并由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

  根据刑法第七十六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如果没有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撤销缓刑由哪个法院审判 

二、

缓刑撤销条例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69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三、

缓刑和死刑的区别

  适用前提不同。缓刑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前提;死缓的适用,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为条件。

  执法方法不同。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是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而宣告死缓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

  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必须依所判刑种和刑期而确定。所判刑种和刑期的差别决定了其具有不同的法定考验期;死刑缓期执行法定期限为2年。

  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依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分别为: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或者撤销缓刑,把前罪与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或收监执行原判刑罚;死刑缓期执行的后果为:在死缓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在死缓执行期间也可因犯罪人违反法定条件而执行死刑。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撤销缓刑由哪个法院审判的内容,撤销缓刑需要由原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对于被撤销缓刑的犯罪分子会被依法收监,执行有期徒刑的刑罚,若您还有什么法律上的问题,建议咨询找法网专业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院判决了,还可以上诉缓刑吗?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对被告人的上诉权,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剥夺。
缓刑执行完毕法院再审
您好,可否清楚阐述下您的问题?
我假如判缓刑我同案上诉,还是十天之后我执行缓刑
判缓刑的时间有同案上诉的计算:被判缓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一审法院作出判决后,有同案犯上诉的,法院应当应当对全案进行审查,一并处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判缓刑的时间应当自判决确定之日起算,即一审判决生效之时。<br/>
律师解答动态
装修公司找借口不履行合约,这属于违约行为。你可以先和装修公司沟通,明确指出其违约情况,要求按合约继续
签合同名字和身份号错了效力暂不确定,手印需要鉴定是本人的才能确定是本人签署。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得先看看合同具体内容才能判断是否合法。一般要审查合同主体有无资格、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违反法律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