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对审限有什么规定?延期审理适用于哪些情形
更新时间:2012-12-18 18:4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诉案件第一审的审结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8条的规定,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等的四种情形下,经高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改变管辖的、补充侦查的案件,应重新计算审限。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
</script>
公诉案件第一审的审结期限,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68条的规定,应当在受理后1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1个半月。对于交通十分不便等的四种情形下,经高院批准或决定,可以再延长1个月。改变管辖的、补充侦查的案件,应重新计算审限。
延期审理是指,在法庭审理过程中,遇有影响审判继续进行的情况,法庭决定将案件的审理推迟,待影响的原因消失后,再继续开庭审理。它适用的情形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勘验、鉴定的;检察院建议补充侦查的;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辩护人依法拒绝继续辩护或被告人另行委托辩护人,合议庭同意的等情形。
责任编辑:伶俐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院延期审理的情形和期限
延期审理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决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提出,经人民法院审查决定是否同意延期审理。
当事人提出延期审理请求,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延期审理申请书。
延期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已经确定开庭的审理日期后,或者在开庭审理的过程中,由于出现某种法定事由,使开庭审理不能如期进行,或者已经开始的庭审无法继续进行,从而决定推延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
延期开庭审理的法定情形
您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情形包括: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经过当事人申请,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情形包括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除此之外的案件,都应该开庭审理。
请问您的案件是哪一类案件呢
民事诉讼延期审理法定情形
刑事诉讼延期审理的法定情形共有五种:
1、对于辩护人依照有关规定当庭拒绝继续为被告人进行辩护的;
2、发现遗漏罪行或者遗漏同案犯罪嫌疑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