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诉和申诉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12-12-18 22:26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裁定的诉讼行为。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
上诉是当事人对一审未生效的判决、裁定在法定期限内明示不服要求上一级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并撤销或变更原判决或裁定的诉讼行为。
申诉是指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审查的处理案件的一种诉讼请求。
两者的主要区别: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但申诉仅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是否能够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必须由司法机关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查、确认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并符合法律规定的重新审判的条件,才能开始审判监督程序。其次,上诉的提起必然阻止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申诉则不相同,申诉的提出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申诉和上诉还有以下的区别
1、对象不同申诉的对象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而上诉的对象是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
2、主体范围不同申诉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上诉的主体是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经被告人同意的被告人的辩护及及近亲属
3、受理的机关不同受理申诉的机关既包括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级人民法院也包括与上述各级人民法院对应的人民检察院;而受理上诉的机关只能是原审人民法院及其上一级人民法院
4、期限不同对于申诉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期限但最新的司法解释了申诉的期限一般为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而对于上诉法律规定了期限 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是10天判决的上诉期间是15天申诉没有时间的限制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书生效之日起二年内提出申请
5、后果不同申诉只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一种材料来源不能停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导致一审判决、裁定不能生效 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理后的案件当事人不服仍然不服的按申诉处理对当事人申诉的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处理后当事人仍坚持申诉没有新的证据人民法院不再受理。
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关于上诉的相关问题,小编为您推荐:
怎样计算上诉期限
怎样计算上诉期限
上诉人应怎样上诉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上诉和起诉有什么区别吗
上诉和起诉不同。起诉是启动一审,上诉是启动二审。起诉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上诉则需提交上诉状,明确上诉请求和理由。一审判决后,如对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起诉状和上诉状有什么异同
法律分析:
1. 诉讼原因不同。起诉状是针对被告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上诉状则是针对原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受文机关不同。起诉状通常向基层人民法院提交,而上诉状则需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
3. 处理程序不同。起诉状由受理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而上诉状则由上诉的人民法院进行二次审理并依法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同时,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有书写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1. 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
2.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诉讼和申诉的区别在于申诉仅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申诉的提出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诉的提起必然阻止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1.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2.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3.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