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3-07-10 19:1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起诉和上诉的区别有,起诉是一审,而上诉是二审,上诉就是当事人对于法院作出的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裁定不服,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重新审判的活动。
一、
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起诉和上诉有以下区别:
两者是不同的,简单的说,上诉引起二审,起诉是引起一审。
上诉,是指当事人对人民法院所作的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一审判决、裁定或评审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依法声明不服,提请上一级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活动。
起诉,是指当事人就民事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判的行为。即请求法院通过审判,使被告人承担某种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起诉须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还须属于受诉法院管辖范围。
二、
起诉之后可以撤诉吗
可以。撤诉可以分为申请撤诉和按撤诉处理。
申请撤诉,即原告在法院立案受理后,进行宣判前,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撤回其起诉的要求。
按撤诉处理,即原告虽然没有提出撤诉申请,但其在诉讼中的一定行为已经表明他不愿意继续进行民事诉讼,因而,法院依法决定注销案件不予审理的行为。
对于民事案件原告收到开庭传票后是可以撤回起诉的。对于刑事案件,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三、
上诉后能不能撤诉
上诉后能撤诉。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后至作出裁判前,上诉人都可以申请撤回上诉。
找法网提醒您,上诉人申请撤回上诉的,是否准许,由第二审人民法院裁定。认为符合法定情形的,应当裁定撤回上诉。
但是有下列情况的,应当不准许撤回上诉:
1.经审查认为,一审所作的判决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上有错误的;
2.经审查认为,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他人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上诉和起诉有什么区别吗
上诉和起诉不同。起诉是启动一审,上诉是启动二审。起诉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上诉则需提交上诉状,明确上诉请求和理由。一审判决后,如对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起诉状和上诉状有什么异同
法律分析:
1. 诉讼原因不同。起诉状是针对被告侵犯原告合法权益的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上诉状则是针对原审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受文机关不同。起诉状通常向基层人民法院提交,而上诉状则需向原审人民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交。
3. 处理程序不同。起诉状由受理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或裁定,而上诉状则由上诉的人民法院进行二次审理并依法作出终审判决或裁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2. 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同时,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有书写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起诉状应包含以下事项:
1. 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
2. 诉讼请求和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
3. 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起诉和上诉有什么区别
诉讼和申诉的区别在于申诉仅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重要材料来源,而上诉必然引起二审程序;申诉的提出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诉的提起必然阻止一审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
1. 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2.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中的附带民事诉讼部分,提出上诉。
3.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