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不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仲裁时效

更新时间:2020-08-01 16:12:28 找法网官方整理
  • 合同纠纷:工作半年以上未签合同,想通过劳动仲裁得到双倍工资赔偿
    1、仲裁时不需要一定在职,单位未签署劳动合同,应支付你未签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如已具备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条件,还可要求单位支付未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赔偿金,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法律依据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8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 2、如未上社保可要求补缴,并可以此为由随时通知单位后单方面解除劳动关系,并可依法要求给予经济补偿。法律依据请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38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6条。 3、双休日应支付加班费。按照劳动部《关于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标准工时下加班费应按以下标准支付:(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4、提起仲裁前建议尽量收集下列认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2)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纪录;(3)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4)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5)考勤记录;(6)用人单位向税务局申报的个税记录、同事或客户的证人证言、劳资纠纷协商录音、工作过程中的书面授权文件等,均可作为劳动者主张成立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据。
  • 不签合同是否可拿双倍工资
    把情况说清楚才好具体判断,详询可致电或来所详谈。
  • 关于未签合同双倍工资赔偿问题
    按2000元一月赔偿,你可以提供银行工资发放记录,或者可以要求工友作证。
  • 五年不签合同辞职是否得到双倍赔偿有无时效
    一般来说是可以获得双倍工资的,但是具体维权事宜可以预约办公室面谈。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不签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不签合同双倍工资仲裁时效
劳动合同纠纷 426
假如我在40天内不签订劳动合同,我能得到多少补偿?
不签合同补偿如下:用人单位用工满一个月未签合同的,应当从满一个月的次日起向劳动者支付二倍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饮食业每天应该工作多少小时?你每个月应该休息多少天?
关于职工休息休假,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对实行计件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这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方协议已签订,是否违约?
用人单位或劳动者违约的,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承担违约责任。因违约导致劳动合同解除的,用人单位或者劳动者因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惠州在工作单位上班两年,因疾病不能上班,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应怎样办
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违法解除双倍赔偿金。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延长竞业限制的期限
不可以延长竞业限制期限。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试用期辞职多久可以走
试用期辞职,一般应提前3天向用人单位发出通知。处理方式有书面辞职和口头辞职两种,建议选择书面辞职以确保法律效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公司规定选择合适的方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睡岗老板罚款合法吗?
睡岗可视情况处理。首犯可给予警告;再犯可依公司规定罚款;若屡教不改或造成严重后果,可考虑解除劳动合同。处理方式需遵循公司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公平公正。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