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给员工的工伤赔偿金

更新时间:2020-10-06 03:54:18 找法网官方整理
  • 男33岁,配偶29岁,女儿55岁,母亲60岁,怎么赔偿法,赔多少
    要根据其工资情况等来确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 工伤赔偿是不是要员工离职才给赔偿金
    1、如果有缴纳工伤保险的,则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在职时可以领取,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是离职再领取,你可以选择离职,则可以即时领取,否则等你日后离职时再提出。 2、如果没有缴纳工伤保险,同时又不想在继续维持劳动关系,则可以要求公司一性支付上述第1点所述的三个“一次性”的赔偿。
  • 工伤赔偿金额
    先申报工伤,进行工伤认定再说
  • 在厂里右食指十级伤残;快两年了。伤残补助金两万多不给我兑现;他们总想扣下,还与我要法律条文。
    您好,您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并要求享受工伤待遇!可以要求其赔偿医药费,误工费以及护理费等费用!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
劳动合同纠纷 895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工伤赔偿多少钱
工伤赔偿多少钱
劳动合同纠纷 743
工伤费用赔偿
工伤费用赔偿
劳动工伤 1110
员工工伤我怎么赔偿
员工工伤我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纠纷 210
员工在宿舍突然发病的工厂负责医疗费用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有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支付,没上工伤保险的,由单位承担。但是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由于伤残等级的不同,即使是上了社保也有应当单位承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人摔倒受伤。我们该怎么办?
工人发生工伤需要根据工伤流程进行处理:1.单位及时将其送往医院治疗。2.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为工伤。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员工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会怎么判
重婚 135
如果公司规定的上下班途中没有发生交通事故,还是工伤吗?公司不知道
你好,下班途中遭遇交通事故伤害的,如果是非本人主要责任的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四年后,你还能起诉吗?
要看具体情况分析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当时在职业病医院做过听力体检的,现在离职出来了,还能去找以前的公司要赔偿吗
可以申请职业病鉴定,要求赔偿。具体操作:1.收集听力下降与工作相关的证据;2.向职业病鉴定机构申请鉴定;3.鉴定为职业病后,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向原公司提出赔偿
全部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就是在厂内工作,被厂里的同事用行车吊卷撞了,然后小腿磕到钢管肿了大概一个巴掌那么大,这个这个属于工伤
针对您的情况,应首先申请工伤认定,再申请劳动能力鉴定,最后根据结果要求赔偿。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需考虑伤情、治疗情况等因素,确保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企业为职工申请2012年发生工伤。复发鉴定申请职工不提供应提供的材料怎么办?企业应承担什么责任
企业应先与职工沟通,了解情况。如职工确实无法提供,可协助收集材料。若职工拒绝配合,企业可向相关部门报告,并保留追责权利。确保企业合法权益,同时保障职工工伤待遇。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