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更新时间:2019-08-01 07:10: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 法律上是怎么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
    《婚姻法》第四十一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婚姻法》解释(二) 第二十四条 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所负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按夫妻共同债务处理。但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或者能够证明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款规定情形的除外。
  • 2018年法律关于夫妻共同债务最新认定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最新修订的婚姻法。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者是双方为了夫妻共同生活或者是家庭生活所需,而对外所负的债务。所以你们之前的钱用于共同生活,那么原则上就应该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夫妻双方及是在离婚之后也对这笔债务有偿还的义务。
  • 并没有用到夫妻共同生活中,请问会不会认定为夫妻共同的债务
    如债权人无法证明你知悉此事,且用于夫妻家庭共同生活中,就不会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 我现在在和我前夫打离婚官司,夫妻个人债务如何认定?
    你好,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个人债务定义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约定为个人负担的债务或者一方从事无关家庭共同生活时所产生的债务。下列债务可以认定为个人债务:(1)夫妻一方的婚前债务。(2)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没有扶养义务人所负债务。(3)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生产或者投资经营活动所负债务,且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的。(4)遗嘱或赠与合同或者协议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为一方个人财产,附随这份遗嘱或赠与台同而来的债务也应由接受遗嘱或赠与的一方单独承担,他方无清偿责任。(5)夫妻双方依法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约定由一方负担的债务,夫妻双方将本属于共同债务,约定有一方负担的可以视为夫妻个人债务,但是这种约定不能当然的及与债权人,对债权人没有对抗效力,除非债权人事先知道或者事后追认该约定。(6)夫妻一方因个人不合理的开支,如赌博、吸毒、酗酒所负债务。(7)其也依法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声明:以上内容找法网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
婚姻家庭 75
同父异母的兄妹DNA可以鉴定吗?
建议可以直接做鉴定即可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04年能拿到结婚证吗?
法律分析:办理结婚证的程序大致有三步,包括申请、审查以及登记。其中就要求当事人按照规定提交证件材料,而工作人员在审查之后,如果符合规定结婚条件的,那么之后才会准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305
父母离婚后,父母能帮孩子办银行卡吗?
法律分析: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对子女抚养问题应当按照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有关法律规定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能不能和妈妈同姓的远方亲戚结婚
属于同姓的人可以结婚,法律禁止结婚的亲属范围是男女双方是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一方不是出于自愿,被胁迫结婚的;男或者女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这两种情况也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与父母同一户口拆迁款有份吗?
拆迁款分配可协商或依法分割。若家庭内部能达成一致,可按协商结果处理;如无法协商,则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按房屋份额或应得份额进行分割。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夫妻离婚可各申请一个宅基地吗。岳阳市,湘阴县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申请宅基地:(一)农村居民无宅基地的;(二)农村居民除身边留一个孩子外,其他成年子女确实需要另立门户,现有宅基地低于分户标准的;(三)原宅基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怀孕男方不负责
除了支付抚养费,男方还可能因未履行相关责任而面临道德谴责和社会压力。然而,从法律角度,如果双方未建立婚姻关系,男方通常不承担其他直接法律责任。但具体情况还需根据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有血缘关系是指哪些
血缘关系包括直系和旁系。直系指父母、子女等,应依法履行抚养赡养义务。旁系指兄弟姐妹等,虽无法律义务,但应和睦相处。处理时需遵循《民法典》规定,确保家庭和谐。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