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的时候费用已经在医院报销过了,生育津贴已经下来到单位了,那生育津贴还能领到吗?

更新时间:2019-12-01 11:37:11
问题描述:
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在单位已经上了九年班了,生孩子的时候费用已经在医院报销过了,生育津贴已经下来到单位了,如果我产假休完就辞职,那生育津贴还能领到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9817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来说,生孩子产生的医疗费用属于生育保险的报销范围,只有在参加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的前提下,又参加了生孩子医疗保险,才可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职工因疾病、负伤、生育时,由社会或企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的社会保险。  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以及急诊、抢救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支付。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报销政策,一般来说,生孩子产生的医疗费用属于生育保险的报销范围,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下列各项:  
    (一)生育的医疗费用;  
    (二)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生育保险是专门针对城镇企业职工的,那些没有工作但参加居民医保的青年人,由于没生育保险,一旦生育,医疗费就全部自掏腰包。因此,有部分城市出台医疗保险政策,将居民医保参保人住院分娩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医保基金支付范围,以减少参保居民的医疗负担。
    2019-12-01 11:30:4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3140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者休完产假就辞职的,只要参加生育保险的时间累计要达到12个月以上且到生育当月都必须是参保状态(在政府社保网上查到有关数据),就可以领取生育险,与劳动者辞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申领条件:   
    1、参加生育保险的时间累计要达到12个月以上且到生育当月都必须是参保状态(在政府社保网上查到有关数据)
    2、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有计划生育服务证或准生证。 符合上述条件就可以领,与劳动者辞职没有关系。 报销期限
    1、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妊娠至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前申办;
    2、生育津贴、一次性分娩营养补助费和异地就医的生育医疗费,应当在女职工生育或者终止妊娠后1年内申办;
    3、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应当在手术前申办;
    4、男职工假期津贴,应当在其配偶生育后1年内申办。 逾期申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受理。 只要累计购买满一年,且生育期间一直在参保状态,具有准生证,女职工产假期间就可以享受到3至6个月的假期,以及享受工资待遇和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续费、住院费和药费的报销等等。(生育保险也是由企业购买,个人不用承担费用)。
    2019-12-01 11:33:31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52782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关于最新生育津贴报销的相关规定  
    1、生育津贴报销条件  参保职工需在分娩前连续缴费9个月  为维护生育保险基金安全,生育保险规定领取生育津贴需有连续9个月的缴费,避免选择性参保。  女职工分娩前生育保险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其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如参保职工分娩前连续缴费不足9个月,分娩之月后连续缴费满12个月的,职工的生育津贴由生育保险基金予以补支。补支标准为申报领取津贴之月,用人单位职工月缴费平均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产假天数。  
    2、生育津贴报销流程  报销需在产后3个月之内办理,社保每月5日-25日受理。  收集相关四证(原件和复印件),产后3个月内报女方单位人力资源部-个人填写并由单位盖章—个人执此表到爱人单位人力资源部盖章并双方本人签字,返还女方单位人力资源部—女方单位每月5日-25日报社保申报—到帐后发还本人。
    2019-12-01 11:35:10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55183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及流程如下:
    1、参保职工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1)符合国家、省、市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2)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0个月。
      
    2、产前检查费和生产费用,当事人携带结婚证、社保卡(市民卡)及街道开具的计生证明到生育保险定点医院直接刷卡结算。
      
    3、申报生育津贴和一次性营养补贴,需填写《生育保险待遇申报表》并加盖单位公章,提供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孩子的)、出院小结等材料,于每月1-10日之间的工作日前往市医保中心生育科办理申报手续。(相关手续应在分娩后一年内办理)。 生育保险报销比例: 育保险是按照你今年上生育保险的基数来核算的,不知道你几月份生宝宝,因为每年4月份调整基数,你的基数是多少,然后按照基数乘以你休产假的天数(国家规定产假的天数)就是你可以拿到的钱。至于产前检查,最高封顶1400元。
    2019-12-01 11:37:1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还可以生育津贴吗?
你好,国家对于生育险的规定,明确了生育险必须由单位来缴纳,个人是无法自己购买生育险的。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是怎么报销的
生育津贴是怎么报销的
生育津贴报销
生育津贴已经报销好了在公司账上,如果我现在辞职还能拿的到生育津贴吗?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只要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的员工,包括男性都应当参加生育保险,为自己带来保障。投保人不再从事有报酬的工作,雇主不再支付投保人的工资,缴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费用出院报销了。还能领生育津贴吗?
你好,可以领生育津贴。。。。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现在公司已经提交生育津贴材料了,什么时候能报销下来,如果到时候离职还能拿到生育津贴吗?
女职工符合计划生育规定的,享受以下生育保险待遇,其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一)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产假。产假期间本人原工资照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后来听说有生育津贴就去单位报销,我这种情况还享受生育津贴吗?还有就是单位有权扣留我的生育津贴吗?
个人缴纳社保可以领取生育津贴的。 但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 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生育津贴报销材料已经报上去了,可是钱还没到达公司账户,在此时辞职后还能拿到生育津贴吗?
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90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赖启徇律师
近期帮助 12146 人
我买我买了一本五我买了一本50块钱的书,他要我388元的过岗费
19秒前
王卫律师
近期帮助 1159 人
之前在缅甸遣送回来的人员事情都处理好了现在过了一两年了又成了在逃人员是什么情况
39秒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5723 人
配偶去世后的遗产继承纠纷
1分钟前
唐泽栋律师
近期帮助 3271 人
以租代购买的车被我压了,会怎样?
2分钟前
洪静律师
近期帮助 25128 人
法人占90%可以注销公司吗
2分钟前
闫立波律师
近期帮助 886 人
个体户老板拖欠我是个残疾人一万六千多我怎么才能要回欠我的工资,也有欠条。
3分钟前
张弦律师
近期帮助 22440 人
车祸事故对方全责找不到人怎么办
3分钟前
齐军雷律师
近期帮助 2254 人
建行转工商银行,对方没有收到,建行又扣款了,这种情侣一直没有处理,那么请问一般起诉建行还是工行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