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生小孩休产假,这合理吗,那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能领到吗?

更新时间:2019-08-08 18:29:21
问题描述:
您好,我是某私人企业的员工,有买五险,由于现在生小孩休产假,在原本的工作岗位已有人顶替,本岗位编制是3人,如果我回去上班,就多了1人,领导跟我讲,回去之后以优胜的淘汰方式减掉一个人,这合理吗,还有产假工资与生小孩的费用都没发给我,说要回去上3个月班才发,如果是在乳哺乳期内被淘汰,没上3个月班,那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能领到吗?求解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8211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岗位变更属于劳动合同变更的内容,故一般情况下的岗位变更应依据《劳动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某些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不经劳动者同意变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劳动合同没有变更,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从事合同规定以外的工作或调换岗位。但下列情况除外:  
    (一)发生事故或灾害,需要及时抢修或救灾;  
    (二)因生产、工作需要,单位内部机构或工种、岗位之间的临时调动;  
    (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况。  司法实践中,在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劳动者工作岗位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一般应与劳动者协商,用人单位不能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而在劳动合同未明确约定劳动者工作岗位,且无其他证据证明双方对具体工作岗位有明确约定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单方变更劳动者工作岗位应属于用人单位的用人自主权。  相关知识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指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在合同尚未履行或者尚未履行完毕之前,经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对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的法律行为。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原劳动合同的派生,是双方已存在的劳动权利义务关系的发展。  根据本法第十六条和第三条第款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调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因此,劳动合同一经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受法律保护,双方当事人应当严格履行,任何一方不得随意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但在,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有时不可能对涉及合同的所有问题都做出明确的规定;合同订立后,在履行劳动合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生活和市场条件的不断变化,订立劳动合同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变化,使得劳动合同难于履行或者难于全面履行,或者使合同的履行可能造成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的不平衡,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对劳动合同的部分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否则,在劳动合同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情况下,若继续履行,由可能会对当事人的正当利益造成损害。因此本法允许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协商一致,就劳动合同的部分条款进行修改、补充或者删减,通过对双方权利义务关系重新进行调整和规定,使劳动合同适应变化发展了的新情况,从而保证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劳动合同的变更是在原合同的基础上对原劳动合同内容作部分修改、补充或者删减,而不是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原劳动合同未变更的部分仍然有效,变更后的内容就取代了原合同的相关内容,新达成的变更协议条款与原合同中其他条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都有约束力。
    2019-08-08 18:20:5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4580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0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
    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的生育妇女,按规定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在产假期间可从社保中心领取生育津贴。
      一般来说,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一回事,生育女工产假期间领取的生育津贴相当于产假期间工资的性质。这就意味着,生育女工在领取生育津贴期限内,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期间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
    生育女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所在单位发放产假工资。  当然,如果生育女工所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差额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2019-08-08 18:23:0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52838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1.无论是否缴纳生育保险,按照法律规定,产假工资按正常工资发放。但是很多公司会按基本工资发放。这是不合法的。但是在仲裁层面而言,又不是很好处理。一般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仲裁机构都很少管。
    2.如果缴纳生育保险,产假工资由社保局发放,不过是经由公司账户发放,还会发放营养津贴等。
    2019-08-08 18:26:3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1227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用人单位不支付劳动报酬,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
    证明劳动关系方面的证据按证明效力依次排列如下:
    1、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
    2、工资卡、工资存折、单位盖章确认的工资条或记录、单位盖章的职工花名册;
    3、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4、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5、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6、用人单位盖章的考勤记录;
    7、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2019-08-08 18:29:2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请问休产假发工资吗?有生育津贴。
休产假时公司里是没有工资的,社险办有补助,划到公司帐上,再由公司发给个人 用人单位按职工上年度缴费工资总额的 0.7%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费。产假是3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修完产假就辞职能领到生育津贴吗?休产假期间保险一直在交!
你好,根据法律的规定,女职工保护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利。2、研究职业因素对女性生理机能的影响。 3、安排女职工从事无害女性生理机能的工作。4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不休产假的话生育津贴和产假工资可以同时领取吗?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是产假工资吗?我产假期间也发工资了,那生育津贴还可以领吗?
基础产假98天,奖励产假60天。生育津贴是这98天的工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如现劳动报酬标准生育津贴高,由公司补足差额。如现劳动报酬标准低于或等于生育津贴,公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能领到产假的生育津贴吗我能领到产假的生育津贴吗?我是单位缴纳的保险,请问我能领到产假的生育津贴吗?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3分钟前
廖天军律师
近期帮助 2093 人
你好就是我被人打了他们3个已经验好伤啦但是后面又说又动手术算不算我的问题呢
24分钟前
邓立庆律师
近期帮助 10684 人
关于房子断供产生的财产纠纷
31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1498 人
我是一名孕妇公司给我调岗降薪我该如何应对
33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1498 人
微信付款后对方不发货,也不退款,怎么办
34分钟前
王洪律师
近期帮助 2 人
被摩托车撞了,一种肋骨骨折,交警定责为摩托车全责,我们想找当事同机索要赔偿,一般要多少赔偿
39分钟前
天津卓旭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5886 人
私穿民宅导致主人突发心梗怎麽定罪
43分钟前
罗旷律师
近期帮助 14213 人
就是被忽悠进了夜场,签了合同有违约金,可以取消合同吗
44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25205 人
有人说他是张星龙律师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