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咨询一个问题,婚前我买的房子,是我的名义,但是我与后老伴结婚了,之前的房屋一直出租,租金是否算婚后共同财产

更新时间:2019-08-07 18:31:31
问题描述:
律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个问题,婚前我买的房子,是我的名义,但是我与后老伴结婚了,之前的房屋一直出租,租金是否算婚后共同财产,谢谢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02616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婚前财产就是婚前财产。婚前财产归个人,这是法律明文规定的。   自从新的婚姻法颁布实施后,法律已明确地对夫妻双方婚前个人财产作了详细的规定,任何一方的婚前财产均属于个人财产,不会因结婚而逐渐转化成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为婚前财产权属办理公证,已没有必要。    但现在仍经常有当事人要求对婚前财产办理公证,证明属于个人所有,象这种情况,我们都只是提醒当事人保存好证明该财产属于婚前财产的证据,不需公证,不过如果婚前本来就是共同出资购房,那么还是要办理财产约定公证后才能属于夫妻共有。    我国法律规定婚姻从登记之日产生效力,如果双方已经登记结婚,即使没有举行仪式,在此期间购房,如果是一方出资,还是办理夫妻财产约定的公证才是出资方个人的财产。    根据2001年4月28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即你婚前取得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    2001年12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一)第19条规定:“婚姻法第18条规定为夫妻一方的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    比如,婚前个人按揭买下的房产,即使婚后共同还贷,按照新婚姻法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如果没有约定,在分割时当然认定为婚前个人财产。共同还贷的部分,由所有者按照份额予以退还。房产增值的部分,当然由所有者享有。这应当是原则。法官当然也可以按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对于困难的一方判决所有者予以帮助、补偿。但是这并不是对共同财产的分割。    如果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而此时子女已经结婚,父母希望出资所购房属于自己子女所有而子女的配偶并不享有权利,那么要在购房前到公证处办理赠与公证,将购房所需资金赠与自己的子女个人所有,然后子女以此资金购房才属于子女个人所有。(不过子女必须举证,证明购房资金全部是由父母赠与无配偶出资)。    或者父母购房时就以自己为产权人,然后通过赠与或者遗嘱的方式指定赠与子女个人所有或者在子女继承后属于子女个人所有。   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2019-08-07 18:22:56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74034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在夫妻之间没有任何约定的情况下,婚前财产属于个人,不因夫妻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此,如果婚前买的房产是在夫妻关系成立之前所取得的,一般都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2019-08-07 18:24:57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46761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婚姻法及物权法的规定,婚前一方全额出资购房且取得房产证的,毫无疑问房产属于一方婚前财产,在离婚分割财产时,不计入在夫妻共同财产内,另一方无权要求分割房产。一方婚前全额出资购房,婚后采取得房产证的,不能简单的认为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 产。
    实际上,一方婚前出资购房,买卖房屋的合同义务已经履行完毕,房产证只是对购买方对房子产权的确定。因此,离婚房产分割时,该房屋属于一方婚前财产, 不参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019-08-07 18:27:39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749558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承租方只享有房屋的使用权。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一般情况下不会进行分割。且拆迁的话,与承租人也无利益关系。
      离婚时,对于公房应当如何处理 :
      公房一般是指国家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建成或者购买的所有权属于国家的房屋,分配给所属职工承租居住;或者属于房地产管理机关管理的国家所有房屋,分配给城镇居民承租居住。
    这种公房承租关系,具有福利的性质,夫妻离婚时,对于公民的使用、承租问题往往发生争议。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4条第3款、第4款规定:“夫妻共同租用的房屋,离婚时,女方的住房应当按照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协议解决。
    夫妻居住男方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女方无房屋居住的,男方有条件的应当帮助其解决。”
    2019-08-07 18:31:3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你好!我想问一个问题,我在婚前买了房子,是我的名字,但是我娶了我的前妻,前房子已经租了,房租是
房产中介提供的服务包括咨询和居间服务,签订居间合同。居间合同是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由于居间人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你好,我想问问,婚前,男性父母以我丈夫的儿子的名义买了房子,是我丈夫的名字,房子,我们在一个月内结婚
根据婚姻法司法解释规定, (一)婚前一方购买的房屋,付清所有房款的,属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婚后一方用个人财产购买的房屋,属一方的财产。 (三)夫妻双方婚后一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咨询下关于婚前的财产问题,是以我的名义买的,我想结婚后房子是和老婆共有的,写协议是否可以?
1、离婚是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本地),也可以诉讼离婚(异地,单方面离婚)。 2、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均分。但是,如果对方有过错(如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离婚,,房子是婚前买的,5万块钱,婚后房产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我想把这个房子给女儿,婚后又装修的,
您的问题描述要详细一点,首先房子是谁出资购买;其次,离婚手续是否办理;再者,对于房屋归属、子女抚养是否签订离婚协议?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友怀孕了,还纠缠着我怎么办?
你好,可以要求赔偿相关损失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证照片丢了,还能拿到结婚证吗?
您好!可去档案管理部门调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075
如何处理女儿未成年分娩?育儿呢?
可以报警处理,结合有没有超过16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女之间一夜情女方怀孕了而且还是宫外孕男方需要负法律责任或者赔偿损失费吗
男方可选择协商或诉讼处理。若双方能就责任达成一致,可通过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女方可选择向法院起诉,要求男方承担相应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的房顶上有信号塔孩子结婚6年了不会怀孕我怎么投诉他
建议先就医诊断。若医生认为信号塔可能是原因,可收集证据,与信号塔管理方协商或提起诉讼。同时,也可寻求专业律师帮助,确保权益得到保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母不让上学
除了法律途径,还可尝试家庭沟通、寻求社会支持等方式解决问题。不同情况下处理方式有沟通协商、法律援助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孩子权益和家庭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分钟前
韩梦云律师
近期帮助 8831 人
私房动纤是我老公的,差价是我们夫妻两付的,房产证写我女儿的,问一下如果女儿离婚,女婿有份吗
8分钟前
张连聪律师
近期帮助 2180 人
有一个朋友说在阿里巴巴上班,给我账号让我登录,给她抢购优惠券,然后商城回收,请问这是不是骗局
12分钟前
黄龙泉律师
近期帮助 15765 人
老公用自己名义贷款40多万给婆婆,我怎么处理
14分钟前
颂威律师
近期帮助 18069 人
我需要找律师吗?还说我明天可以回娘家可以离婚,我想的是结婚不易,我想让他净身出户可以吗
17分钟前
余联刚律师
近期帮助 114986 人
横突两节骨折
19分钟前
郭长敏律师
近期帮助 7958 人
我想咨询一个问题,我上个月买了个二手摩托车,但是老板不承认是事故车,改怎么处理了
28分钟前
孟翔律师
近期帮助 168141 人
现在是公司被迫开除我但是找公司人事签字不愿意签字,找老板又说要到星期一才到公司
30分钟前
四川宪恒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4299 人
员工在用人单位只工作了一个半月且未签劳动合同被辞退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