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您好!请问如果我和男方离婚,双方都不想要女儿抚养权的,法院一般会判给哪一方?我女儿刚满2周岁。

更新时间:2019-03-02 02:11:53
问题描述:
律师 您好!请问如果我和男方离婚,双方都不想要女儿抚养权的,法院一般会判给哪一方?我女儿刚满2周岁。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25535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分析判断。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十周岁以上的子女,自己可以选择随母亲或者父亲生活的。
    2019-03-02 01:56:08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56422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一方有外遇 ,离婚时应该少分或不分财产。有外遇,属于过错方,当事人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应从有利于小孩的教育和成长的角度确定小孩的抚养关系。当事人收集上述证据后,就可以得到孩子的抚养权。
    主要是双方的经济水平、对方的过错程度、与孩子的关系等等。
    2019-03-02 01:59:29
    点赞
  • 民事相关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9514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有权探视并支付抚养费。抚养费标准,有固定收入的,一般按固定收入的20-30%支付抚养费;无固定收入的,由法院根据孩子实际支出、当地的生活水平及双方经济状况综合认定。
    若对方拒绝支付,您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孩子的抚养权双方协商,一般本着利于孩子成长的原则处理,如果孩子较小,随母亲可能性大.如果是两个子女,一般父母各抚养一个.不抚养孩子一方有探视权,同时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以实际收入的20%-30%为限.可以要求一次性支付.负担两个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收入的50%。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以上比例确定。抚养费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生活需要或者支付抚养费的实际经济情况相应变更,可以要求增加也可以要求减少。
    不能以不要抚养费为由剥夺对方的探视权,是违法的。建议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起诉,也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诉讼。当然,具体情况和最终处理方式,还需要根据案件详情和证据情况等来确定。
    2019-03-02 02:06:32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74360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关于离婚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婚姻法》的三十六条和三十七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总的精神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在1993年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为依据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
    该意见较为详细地规定了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处理孩子抚养问题的意见。

    ①子女抚养权问题双方可以协商。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
    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子女随哪方生活。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是双方协议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除外。
    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应该尊重双方协议。 

    ②子女不足两周岁一般由女方抚养。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那么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等。 

    ③子女在两周岁以上要综合考虑双方的条件。
    离婚家庭的子女在两周岁以上,且双方同争子女抚养权的,法院应同等的考虑双方的情况,看子女随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子女随父母中其中一方时间较长,对这一方较有感情,则孩子应随这一方生活;子女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中一方生活时间较长,或与之感情较深,也可以作为决定子女随父方还是母方生活的理由。
    法院在调节或判决的时候会考虑到这个因素,如果子女与祖父母关系较密切,那么一般判决随父方生活,相反,则随母方生活。当然这是在双方其他条件均等的情况下。如果某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有赌博、偷窃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况,那么子女自然不适于与之一起生活。
    另外还要考虑父母双方哪方更需要孩子。例如,其中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已经丧失生育能力,那么在这方抚养孩子无不利因素时,应优先考虑这一方;再如,一方没有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则应优先考虑前者。
     

    ④子女在十周岁以上是应考虑子女个人意见。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的意愿。
    但是这并不是说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子女的条件时,才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对于成年子女随哪方生活的问题,法院则会更多的考虑子女的意见。
     
      
    ⑤子女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可以作为参考。一般情况下,父母是孩子的直接抚养人,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的意见,对孩子抚养权的归属没有直接的影响。但如果父母双方工作繁忙,且其他条件相当,照看孩子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意见就会有一定的作用。
    2019-03-02 02:11:5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双方有个男孩6岁了,都不想要,法院要是判的话,孩子会判给哪一方?
《华民共反家庭暴力》第十五条:公安机关接家庭暴力报案应及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医、鉴定伤情 民事行能力、限制民事行能力家庭暴力身体受严重伤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老婆正在和我闹离婚,双方都在争儿子的抚养权,双方都想要儿子的抚养权,请问法院会判给那一方?
可协商解决,也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法律规定,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女方提出离婚,有一个三岁半的女儿,双方都想要孩子,法院会判给哪一方
子女抚养 ○1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除非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或者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孩子7岁了,离婚法院会把孩子判给哪一方?
按照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判决抚养权,你的具体情况?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双方都想要儿子的抚养权,两人还有一个女儿12岁,儿子5岁。法院会判给谁呢?
女儿抚养权看女儿自己愿意跟谁,儿子则看双方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确定,可以起诉争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孩子8岁了,离婚法院会把孩子判给哪一方?
积极应诉,争取孩子的抚养权。如有不解可以电话联系或当面沟通咨询,如有需要本人可以提供法律服务。
全部5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你好,我2021年的工资没拿到,现在联系不到包工头,现在可以告他吗?也不知道他的身份信息
50秒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市场监管能对个人处罚吗
1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警察要拘留我,一直没通知我去
3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我买了一个手工作品中,问:收了退还差价还没退货吗?是否是这个商品,于是平台介入商家退还我原价。
4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我们交通意外自己主责,录了医保后面出院又撤销了,后续再入院拆刚钉医保还录得起不
11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我买的瓷砖,付了3千的定金,瓷砖的量可以按着3千的定金拿货吗
12分钟前
卜之浚律师
近期帮助 1546 人
清徐县交通事故,肩袖损伤,手术后,能做伤残签定吗
13分钟前
徐婕律师
近期帮助 75250 人
脑控怎么寻求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