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主体是怎样的

更新时间:2023-12-27 09:00
挪用公款罪主体是怎样的
董胜胜
重庆详鉴律师事务所
董胜胜
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受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哪些
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一般会包括: 1、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的行为; 3、本罪侵
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包括什么
挪用公款罪主要是由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观方面四个要件构成的: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挪用公款罪中的犯罪主体是谁?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法律法规从事公务的人员。国家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
挪用公款罪是什么,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情形有哪些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
挪用公款罪的数额
医疗事故罪
挪用公款罪是什么行为?挪用公款罪是什么?挪用公款罪有哪些行为?
法律分析:挪用公款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是公款而故意挪作他用,其犯罪目的是非法取得公款的使用权。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以下这些: (1)利用职务上的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包括哪些的
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分子所作出的犯罪行为包括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
挪用公款罪是什么行为,什么是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的行为有哪些?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什么叫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是谁?
挪用公款罪是指公司在职人员利用职位的便利,盗用大量公款作为己用,这自然违反了国家的规定,同时损害了公司的经济利益。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款。构成挪
如何准确判定滥用职权罪的构成要件
滥用职权罪处理需综合考虑多因素。若情节轻微,可能给予行政处分;若情节严重,依据《刑法》判刑。具体操作包括收集证据、审查案件事实、评估社会危害等。刑事处罚需遵循法
关于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的量刑标准详细解读
徇私舞弊减刑等罪行,依法惩处。具体操作:1. 根据《刑法》第四百零一条,对违法减刑、假释或监外执行的司法人员,情节严重的情况下,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
挂靠能否职务侵占罪
挂靠不构成职务侵占罪。但需注意:1. 挂靠应合法合规,避免违法行为;2. 如发现挂靠涉及非法活动,应立即停止并报告相关部门;3. 咨询法律专家,确保操作合法。
保险公司职员职务侵占罪如何定罪
职务侵占罪定罪需综合考量。包括确认侵占行为、计算侵占金额、评估行为恶劣程度等。如情节严重,可能涉及刑事追诉,需配合司法机关调查。同时,公司可寻求民事赔偿,降低损
他人挪用店里货款达到多少金额构成违法
挪用货款违法处理方式包括报警、民事诉讼等。若货款被挪用且数额较大,可报警处理,追究刑责;同时,也可通过民事诉讼追讨货款。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证据充分性、追回
成都职务侵占罪怎么处理
你好,建议报警处理
北京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北京职务侵占量刑标准要根据具体的数额确定。职务侵占数额在6万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应立案追诉,处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职务侵占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金额巨大,
汕头地区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
职务侵占罪一般由公安机关管辖。根据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如果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更为适宜的,可以由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
主讲律师
董胜胜
董胜胜
全国
擅长:劳动纠纷、交通事故
66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