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的情况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12-27 13:33
挪用公款的情况有哪些
陈惠斯
上海博和汉商律师事务所
陈惠斯
律师解答
挪用公款罪的情况包括: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挪用公款罪是什么,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情形有哪些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
什么情况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指以下情形: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对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不要求数额较大,也不论挪用时间长短,原则上都可以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罪有哪些情形
挪用公款罪的情形有一、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二、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
法律中挪用公款法规有哪些
认定挪用公款行为应注意的问题:<br/> 1、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br/>
您好,挪用公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 第三百八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
挪用公款有什么后果?
挪用公款,有以下情况的,会构成犯罪: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 (二)挪用公款用于个人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如挪用公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我与媒体公司签订了合同,现在我要求协商终止合同。公司不同意如果我有自残自杀,公司是否有责任
法律分析:用人单位如发现员工患了精神疾病,应谨慎决定,不要断然就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否则很容易造成违法。员工患精神病与公司无关不需要公司负责,但是如果公司第
签了合同,但还没有开始工作,违约金一定要交吗?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除了竞业条款或者培训协议外,用人单位不得和劳动者约定其他违约金。劳动者违约的,需要依法支付对应的违约金。
针对公司跟员工解除合同需要什么步骤
解除劳动合同需按步骤操作:1、递交解除通知书;2、办理离职交接,包括工作物品、文件等;3、要求单位出具解除证明,确保劳动关系正式结束;4、结清工资及经济补偿金,
急辞没有签合同可以直接走吗
急辞需谨慎,未签合同也需遵守法律。先尝试与单位沟通,协商辞职事宜,若无法达成一致,可提前30天提交书面辞职申请,或咨询专业律师,寻求法律帮助。
跑外买干了不到一个月有急事准备6月底离职,站长不同意
如果您已经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了单位并办理了离职手续,单位通常无权追究您的责任。但请注意,如果您在离职过程中有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法律规定的行为,单位可能有权向您
南京溧水的员工在职期间确诊了癌症怎么办,公司可以开除员工吗?
法律分析:单位不可以开除癌症病人。员工得癌症,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需要给一定期限的医疗期用来治病,用人单位不能直接因为员工得癌就将其辞退。如果医疗期已满但是劳动者
学校自主实习必须跟实习企业合作吗?学校卡自主实习
在不同情况下,自主实习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若学校未规定必须与企业合作,个人可根据兴趣和专业需求选择合适的实习单位。若学校推荐实习单位,但个人不满意,可尝试与学校
上海2024最新孕妇劳动法有哪些变动
女职工在孕期或者哺乳期不适应原工作岗位的,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调整该期间的工作岗位或者改善相应的工作条件,但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原工资性收入。法律依据:《劳动法》第
主讲律师
陈惠斯
陈惠斯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继承
1292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