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律师图文说法
>
劳动纠纷
> 大病二次报销的标准
大病二次报销的标准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8
大病二次报销的标准
卓兵
北京市建诚律师事务所
律师解答
大病二次报销的标准各地规定不一,以湖南省为例:起付标准为0~2万元的,其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为50%;2~4万元的,其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为60%;4~6万元的,其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为70%;其他。具体报销标准询问当地人社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第二十六条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标准按照国家规定执行。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
【投诉】
告知。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癌症大病有二次报销吗
社会保险
大病二次报销,哪个部门?
请问合作医疗部门或者医保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大病住院有二次报销吗
社会保险
家中有车,可以审报大病二次报销吗?
你好建议询问当地医保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二次报销政策是什么
医疗保险
癌症二次如何报销?
符合二次报销的规定的话可以申请报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问一下大病二次报销的条件
申请二次报销的大病主要包括20种疾病,分别为:儿童白血病、先心病、终末期肾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家中有车,可以审报大病二次报销吗?
你好建议询问当地医保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二次报销在哪里报销?
法律分析: 重疾大病二次报销的程序为:首先,需要准备好报销所需的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出院证、正式发票、费用清单、户口本、身份证、农村合作医疗证、入院记录、出院记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二次报销,哪个部门?
请问合作医疗部门或者医保部门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报销癌症二次?
是不是可以二次报销,你需要到医疗保障局去问一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二次报销多少钱起步
医保
大病报销二次报销需要达到什么条件
健康保险
家里有车,大病可以二次报销吗?
你好,可以去民政部门或者社保部门询问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大病二次报销时间限制是多久
社会保险
第一次住院手术没有报销,第二次可以报销吗?
如果你第一次手术没有报销,这第二次再次手术,还是可以按医保政策进行报销的。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的规定,以下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推荐
可能感兴趣:
房产律师
列表内容
嘉善县律师
衡阳律师
海口建筑工程律师
法律知识
法律内容
法律列表
法律资讯
西安律师
热门律师:
北京律师
重庆律师
天津律师
上海律师
广州律师
深圳律师
南京律师
苏州律师
成都律师
杭州律师
法律知识:
劳务派遣
集体合同
试用期合同
劳动合同效力
劳动合同变更
解除劳动合同
无效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纠纷
精准推荐:
医保报销比例
合作医疗报销
养老保险补缴标准
没交五险一金
不交五险一金
领取失业险
计算公司五险一金
领取失业金
办理五险
用营业执照买社保
主讲律师
卓兵
北京-北京
擅长:合同纠纷、婚姻家庭、债权债务
90
已帮助
58539134
累计阅读量
咨询我
热门知识
1
电瓶车撞老人被敲诈如何处理
2
酒后能否驾驶电动自行车
3
后坐没系安全带异地如何缴罚款
4
工地吸烟罚款通常是多少钱
5
不交深圳电瓶车罚款,会有什么影响
6
撞了网约车对方要求赔租车费怎么办
7
车祸二次手术,有哪些费用可以报销
8
公共设施事故逃逸,会受到什么处罚
9
单方事故中车主对货损有赔偿责任吗
10
罚款单编号看不清,如何交罚款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