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家暴怎么认定

更新时间:2022-11-16 10:47
离婚家暴怎么认定
马赛男
北京家理(上海)律师事务所
马赛男
律师解答
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可认定为家庭暴力
认定家暴如下:
一、身体暴力
1.夫妻一方殴打另一方致死、致残、重伤的;
2.夫妻间经常性的拳打脚踢、咬、掐、拧、推、搡、扇耳光等人身伤害或羞侮行为的;
3.妇女在孕产期间遭配偶殴打的;
4.在离婚诉讼期间殴打或唆使他人殴打配偶的;
5.由第三者介入的对配偶的身体伤害行为。
二、精神暴力
1.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经常性的威胁、恫吓、辱骂造成对方精神疾患的;
2.以伤害相威胁,以损害家具、伤害动物、打骂孩子相恫吓造成对方精神恐惧、安全受到威胁的;
3.为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对配偶经常性的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羞辱、挖苦、奚落、嘲笑、谩骂致对方不堪忍受的;
4.经常刁难、干涉、猜疑、阻止限制对方行动自由,影响对方正当工作生活的;
5.公开带第三者回家同居羞辱配偶的。
三、性暴力
1.经常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造成伤害后果的;
2.酗酒后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致对方不堪忍受的;
3.患有传播性性疾病以暴力强行与配偶发生性行为的,以暴力方式强行对配偶实施变态性虐待的。
四、经济暴力
对另一半实行经济控制。
五、冷暴力
漠不关心、不理不睬、不过性生活、不做家务等。
法律依据
《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
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第三十七条
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离婚案件中的“家暴”如何认定
离婚纠纷认定家暴的方式是:一般属于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即可认定为家庭暴力。法律依据
离婚诉讼家暴问题如何认定
起诉离婚的,受家暴方可以用医院的诊断记录、伤残鉴定、邻居朋友的证人证言、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等来证明自己遭受家暴。法院收到证据后,可以确认双方感情已经破裂,予以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家庭暴力在离婚案件审判中的认定标准
如果家庭成员在离婚案件中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对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的,可认定为家庭暴力。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
男人家庭暴力,怎样才能离婚
你好,发生家庭暴力可以起诉离婚,收集家庭暴力的证据,向法院诉讼离婚。
家暴怎么办,离婚怎赔偿
根据我国《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由于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案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有过错一方进行家庭暴力离婚赔偿。家庭暴力离婚赔偿范围是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
老公家庭暴力,我该怎么离婚
你好,发生家庭暴力可以起诉离婚,收集家庭暴力的证据,向法院诉讼离婚。
家庭暴力怎么才能离婚
如果发生家庭暴力时,保姆、邻居、朋友、同事等在场,并愿意出庭作证,他们的证言就可以作为认定家庭暴力存在的证据之一,与其他证据一起证明家庭暴力的存在。
怎样离婚,家暴
看是否可以协商成,如果可以直接委托律师写一个离婚协议,去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就可以了。如果双方谈不成的话,那就只能是去法院起诉离婚了,没有其他的途径。
爸爸妈妈吵架能报警吗?
你好,可以报警求助
父母收孩子自己花钱买的手机违法吗?
一、父母收手机犯法吗1、父母收手机通常不犯法。若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手机,属于赠与合同关系,一旦赠与完成,孩子接受,赠与合同依法成立,手机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财产。但孩
我已经有24小时联系不上我儿子了,怎么办
针对您儿子失联的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1.尽快联系家人、朋友询问是否知晓其行踪;2.前往其常去的地方查找;3.报警并提供详细信息给警方。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您
我发现我妈和我爷爷关系不正常怎么办
您好,麻烦再具体说一下情况,这边可以协助处理。
主讲律师
马赛男
马赛男
全国
擅长:婚姻家庭、继承
352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