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的证据怎么找

更新时间:2022-10-29 07:00
职务侵占的证据怎么找
李国镇
广东商合律师事务所
李国镇
律师解答
职务侵占罪证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找:
1、可以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提供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为他人或自己提供便利的材料。
3、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
4、根据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收集相关的物证,如用来平帐的假发票,伪造、变造的有关帐目的凭证等。
5、收集犯罪嫌疑人所侵占财物的去向的证据材料,如奢侈消费、还债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将挪用的资金退还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如何收集
证据可以是: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
如何搜集认定职务侵占罪的证据
证据可以是: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职务侵占罪怎么找证据的,相关规定是什么的
职务侵占罪取证有效证据的认定主要是嫌疑人的身份、取得占有财物的方式,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受害人陈述等。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
如何判断职务侵占如何判断职务侵占。
你好,具体要依据侵占的数额确定
职务侵占罪怎么定,有什么证据才能定
您好!我国刑法规定的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及以上的行为。该罪包括主体身份、侵占的财
运用职务侵占的物件已偿还,是职务侵占罪吗
如果职务侵占同时具备以下构成要件,则应认定为构成职务侵占罪: 1、客体要件: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
什么是职务侵占什么条件构成职务侵占罪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
被醉酒的人打了,我还手是正当防卫吗?
你好,看对方的威胁程度以及伤情轻重,可以提供证据证明是对方先动的手
男孩摸女孩,女孩不同意会犯法吗?
法律分析:对方同意就不犯法。强奸罪指以暴力胁迫方法与妇女发生性关系,及与不满14周岁岁的幼女发生。对于16周岁的女孩,具有一定的自我处分能力,只要女孩同意,且自
半年后被持刀威胁恐吓报警有用吗?
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涉嫌寻衅滋事,抢劫,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
论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合法性调查。
从法律角度,要确保刑事证据的合法性,首先要严格遵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关于证据收集、保全和审查的规定。同时,加强司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
未满14周岁偷电瓶会怎么处罚
对于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偷电瓶,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教育纠正和民事赔偿。家长和学校应加强对孩子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引导其认识错误并改正。同时,如造成损失,其监
我今年14岁介绍14岁幼女卖淫,怎么处理
你好!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技校,宿舍宿管(学生)学生的私人物品,违法吗?能赢吗?需要什么证据
针对此类情况,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老师协商、向学校投诉或寻求法律途径。选择哪种方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和证据充分性。如证据确凿且严重,可直接采取法律行动;若证据不足或
主讲律师
李国镇
李国镇
广东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互联网纠纷
17
已帮助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