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纳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1-10-05 13:51
工资纳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陆歆
广东晟典律师事务所
陆歆
律师解答
工资纳税的计算公式:工资的应税额是个人当年的工资总收入减去费用6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而税率是3%至45%的超额累进税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九)偶然所得。
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我想问一下,保险工资扣税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工资扣税的标准:其中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而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工资
我想问一下,保险工资扣税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工资扣税的标准:其中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而工资薪金所得的应纳税额=(工资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的工资是每月3000元,是税前的。我要交多少税?工资个人所得税算法是什么?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工资纳税要什么发票
工资纳税要什么发票
工资扣税标准
如何计算销售人员的工资税?有计算公式吗?
你好,一般情况,个人所得税是单位统一缴纳的,也就是单位统一从员工工资里扣除个人所得是,到税务部门统一缴纳的。但有时候税务系统出问题亦或是单位财务出了差错,个人所
我国一个职工工资纳税率是如何计算的?
你好,关于个人所得税是公司交还是个人交的问题,是有相关的法律规定的。个人所得税一般由支付工资(或个人所得)的企业或单位代扣代缴,不需要哪些步骤或者手续。按照税率
工资税率计算的计算方法?
一、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扣税工资的计算公式,月工资扣税计算公式
一、月工资扣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
解除合同补偿金是否应予扣税
解除合同补偿金可能需扣税。若补偿金未超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可免税;超出部分需缴税。操作时需准确核算补偿金金额,及时申报纳税或申请免税,以避免税务风险。
商场商店工作了2年2个月,商店突然退出商店,应该如何赔偿我
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确认劳动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劳动报酬以及经济补偿或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
你好就是我是中介介绍进厂,但是要提前辞职,今天提离职组长不同意
如果组长和人事部门都不同意您的离职申请,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了解他们不同意的原因,并尝试寻求解决方案。其次,若协商无果,您可以向劳
我干了十天,我不想干了,他说离职要提前一个星期,但是现在说扣钱,这是正常的吗
提前辞职需依约处理。试用期提前三日通知单位,转正则提前一月书面通知。如合同有培训费约定,需协商补偿。单位刁难可申诉。
我出去实习,我辞职不干了公司不给离职单不让辞职而且还用档案威胁我
除了申请劳动仲裁,您还可以考虑以下法律手段:首先,您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寻求其介入调查并调解;其次,如果公司行为涉嫌违法,您还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最后,
主讲律师
陆歆
陆歆
广东-深圳
擅长:婚姻家庭、保险纠纷、合同纠纷
374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