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的行为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1-09-01 14:55
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的行为有哪些
韩祎
吉林朗慧律师事务所
韩祎
律师解答
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的行为有:
1、医疗过失行为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2、发生重大医疗纠纷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3、法律规定的其他行为。
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四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发生下列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医疗机构应当在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一)导致患者死亡或者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二)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会怎样处理?
法律分析: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受理,医疗机构所在地是直辖市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人民
医疗机构应履行的法定义务
根据法律规定,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包括: (1)有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的义务; (2)有履行医师职责,不违反禁止性医疗操作规范的义务; (3)对急危患者有不得拒绝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申办医疗机构可行性分析报告
把所有资料给我们看一下
医疗机构执业报告书
咨询主管部门。
新生儿医疗事故的赔偿范围有哪些
新生儿医疗事故赔偿包括医疗、误工等费用。具体操作为:1. 收集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费用清单;2.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计算赔偿金额;3.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
24周加6的新生儿出生,医生不告知要抢救,也没有进行抢救,放弃了。医生还说要国外才能抢救
可以追究责任。操作步骤:1. 收集证据,包括医疗记录、证人证言等;2. 尝试与医院协商,提出赔偿要求;3. 若协商不成,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调解;4. 调解无
关于医务人员医疗事故处理的专业
在医疗事故处理中,医疗机构有责任立即调查、核实医疗事故,并向患者通报、解释。同时,医疗机构还需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医疗事故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责任划分主要依据其过错程度。如果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存在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并因
你好,请问双眼皮做失败鉴定标准是什么?
您好,具体以鉴定机构为准。
第一次手术缝针没缝好导致第二次手术,医生有责任吗
广西医疗专业律师谢青松博士:是否有责任,得结合具体情况。如果是由于患者自身原因,如太胖脂肪液化,等归咎于患者,如果是其他原因,则归咎于医方
我上环医生没告诉是什么换,做彩超告诉我这环下移了,需要取下来,取下来同时他告诉我这环是有用的
针对此问题,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与医生沟通、了解环的类型和用途,以及提出合理质疑。若沟通无果,可寻求医院管理层或医疗监管部门的帮助。在选择处理方式时,需考虑自身权
主讲律师
韩祎
韩祎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医疗纠纷、损害赔偿
173
已帮助
咨询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