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更新时间:2025-04-23 20:44
怎样认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范斌
四川凯越律师事务所
范斌
律师解答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正常活动,致使其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指导性案例?
有相关法律问题可以聘请律师提供法律上的服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认定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认定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怎样才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法律分析: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4、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
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
###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标准 1.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2.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
什么是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如何认定
法律分析: 1.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
如何判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一般的判刑规则: 1、构成本罪的,一般对其首要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对于犯本罪的其他积极参加者,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
如何判断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认定: 1、主体是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只能出故意构成; 3、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
如何才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法律分析: 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秩序; 4、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以聚众的方式扰乱企事业单位、社会
如何判刑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判刑:对首要分子,一般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如何判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一般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既遂的判刑规则: 1、构成本罪既遂的,一般对其首要分子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积极参加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活动的,则应判处三
如何处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既遂的定罪是: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形。处罚规定是: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