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规定

更新时间:2020-02-11 16:03
仲裁前置程序的法律规定
黄欣
重庆渝敏律师事务所
黄欣
律师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79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司法实务中,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是以是否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过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谓“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释(2001)14号《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在规定劳动争议案件范围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应以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即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从而形成了劳动争议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

  (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

  (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版权说明:找法网对图文享有独家版权,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如有发现,点击【投诉】告知。
点赞
收藏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前置程序是什么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先仲裁后诉讼。具体操作:1. 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2. 调解不成或不愿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 对仲裁裁决不服,收到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务关系争议是否适用仲裁前置程序?
劳务争议可直接诉讼。操作包括:收集证据、确定管辖法院、撰写诉状并提交、参与庭审等。如案情复杂,建议寻求专业律师协助,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法条有什么,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包括调解、仲裁、诉讼。调解不成可申请仲裁,仲裁裁决不服可起诉。调解由调解组织进行,仲裁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诉讼则向人民法院提起。当事人需根据争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前置程序吗,怎么规定
是的。劳动仲裁流程包括:提交申请书、受理、开庭、调解、裁决等。调解不成或一方不履行,可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诉讼。
处理工伤的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吗
工伤仲裁的流程: 1.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递交仲裁申诉书以及相关材料。 2.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是否受理。 3.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后五日内向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是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劳动争议仲裁前置规定有以下三点: 1.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是什么
1. 仲裁前置程序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 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
劳动关系仲裁前置程序的注意事项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1. 仲裁前置程序是指,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如果当事人想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当事人对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
你好,处理工伤的前置程序是劳动仲裁吗
1. 仲裁前置程序指劳动争议当事人若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若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需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
劳动仲裁前置程序规定是什么?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是指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在提起劳动诉讼前需要申请劳动仲裁,对劳动仲裁不服的,才能提起劳动诉讼。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
主讲律师
黄欣
黄欣
全国
擅长:刑事案件、婚姻家庭、建筑工程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