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养和领养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4-04-02 16:03:42
问题描述:
收养和领养有什么区别?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刘瑾东律师
    服务地区:云南-昆明 182-0877-4258
    咨询我
    收养和领养在本质上没有区别,两者在法律上都指通过合法手续,将别人所生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孤儿等)收作自己的子女来抚养。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进一步解释:
    收养:法律意义上的收养是指通过法定程序,将他人的子女收为自己所有,建立与亲生子女相同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收养关系的建立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收养人的年龄、健康状况、经济能力等,以及被收养人的同意(如果年龄足够)等。
    领养:在日常语言中,人们有时会使用“领养”这个词来描述收养行为,但在法律上,领养和收养是同一个概念。领养同样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和条件,才能正式建立领养关系。
    总的来说,无论是收养还是领养,都需要经过合法的程序认可,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规范。这些程序旨在确保被收养人的权益得到妥善保护,同时也确保收养家庭具备提供适宜抚养环境的能力。
    2024.03.26 09:58:24
    点赞
  • 周忠平律师
    服务地区:云南-曲靖 159-8743-0888
    咨询我
    收养是一个法律概念、法律关系,是指符合法定条件的收养人依照法定程序同符合条件的被收养人建立的一种法律关系,该权利义务关系等同于亲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收养关系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范。
    领养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领养人与被领养人之间无严格的权利义务关系,通常可以理解为一种资助关系,但在特定条件下,领养行为可能和收养行为法定概念义务相等。
    2024.04.02 16:03:42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32707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领养与收养是没有区别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创设的收养关系,就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是基于收养行为的法律效力而发生的身份法律关系。
    这种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具有与自然血亲同样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条
    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未成年人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前款和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2024.03.26 02:09:28
    点赞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2252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收养和寄养有以下不同:
    1、条件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理,而寄养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
    2、产生效力不同,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灭,而寄养关系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3、其他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六条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
    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2024.03.26 02:09:44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07577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收养与领养是没有区别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的法律行为。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创设的收养关系,就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是基于收养行为的法律效力而发生的身份法律关系。
    这种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具有与自然血亲同样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2024.03.26 02:09:56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收养证和领养证区别
收养证和领养证区别
收养动态 2106
收养和领养有什么区别
收养和领养的区别:通常所说的收养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通过法律程序自愿抚养别人的子女,包括非婚生子女和孤儿。收养人称为养父、养母,被收养人称为养子、养女。收养必须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收养和领养区别?
收养和领养区别?
收养动态 1510
收养和领养的区别?
1. 收养与领养是没有区别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的法律行为。 2. 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养与收养有何区别
领养与收养有何区别
收养动态 1150
收养和领养有什么区别?
收养和寄养有以下不同: 1、条件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理,而寄养只需当事人协商一致; 2、产生效力不同,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灭,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养与领养的区别是什么
收养和寄养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效力不同,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灭,而寄养关系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求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事实收养与领证收养有啥区别?
你好,请问具体是什么情况?如需帮助可联系本律师。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养和收养宠物的区别
领养和收养宠物的区别
收养动态 1783
领养与收养有何区别
收养和寄养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效力不同,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灭,而寄养关系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求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收养证和领养证区别是什么
收养和寄养的区别在于:产生的效力不同,收养生效后,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消灭,而寄养关系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要求不同,收养必须严格按照收养法定条件办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养和收养的区别是什么
领养与收养是没有区别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创设的收养关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收养证和领养证区别是什么
领养与收养是没有区别的,领养,就是法律上的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创设的收养关系,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养和收养有何区别,要求的条件一样吗
没有区别。需要满足(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2177 人
实习医院可以不去吗
刚刚
潘炯律师
近期帮助 2220 人
我支付宝和别人换微信,对方不归还
刚刚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2177 人
领了失业补助金单位交的社保可以退吗
15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64029 人
在群里发了一句,有需要代替体检的可以联系,没有实际行动
16秒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1796 人
人力资源公司收取服务费,收据上盖公章,但钱进个人账户,可以去税务局举报吗
23秒前
王俊颖律师
近期帮助 28002 人
就是有一个汽车,它在道路旁边的停车位停着,但是车门没关,我骑电动车把他那个车门给刮了一下
1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2177 人
情况就是7.7日在网络招聘平台。店铺说未成年人可以兼职配送员。配送牛奶生鲜什么之类的。
1分钟前
桦仁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11796 人
吸毒被拘留十一天,过去五年了,会有案底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