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未成家和父母一起过,户口和父母在一起,继承权顺序,抚养父母,怎么分配?

更新时间:2024-02-14 19:11:42
问题描述:
四个孑女,一个未成家和父母一起过,户口和父母在一起,三个都分开独户过,继承权顺序,抚养父母,怎么分配?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66570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应按照顺位继承的方式分配。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2024.01.22 20:35:37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9133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被继承人去世后,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留有有效的遗嘱,遗嘱按照法定继承。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如果父母均过世,只有四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应当由四名子女继承,另外法律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故而,如果其中一个子女对父母尽了较多的赡养义务,可以在继承遗产时要求多分,对于有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可以要求其少继承遗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24.01.22 20:35:40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6693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被继承人去世后,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留有有效的遗嘱,遗嘱按照法定继承。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法定继承的第一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同一顺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如果父母均过世,只有四个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遗产应当由四名子女继承,另外法律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故而,如果其中一个子女对父母尽了较多的赡养义务,可以在继承遗产时要求多分,对于有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可以要求其少继承遗产。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2024.01.22 20:35:48
    点赞
  • 李永会律师
    服务地区:安徽-合肥
    四个子女都有平等的继承权,抚养父母的分配则取决于实际情况和法律程
    2024.02.14 19:11:42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父母名下的耕地怎么给两个儿子分配,一个已分户,一个和父母一个户口本,
常见的处理方式有协商分配和法律裁决。协商分配适用于家庭关系和谐,能够达成一致的情况;法律裁决则适用于协商无果,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争议的情况。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父母双双离世,遗产不知道如何分割,一个是亲生女儿,一个是养子
协商或诉讼处理。协商需各继承人达成一致,签订分割协议;诉讼则需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由法院依法判决。协商不成应及时诉讼,避免遗产纠纷扩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亲车祸死亡,继母和父亲等级结婚五年,我父亲两个儿子,成年以后他们结婚的,有财产继承我们怎么分配
你好!要看房屋取得的时间,取得房屋时你们母亲是否在世。建议面谈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意外死亡,子女(两男一女)三人,一儿一女已成家生子,一子
配偶死亡财产的分配:应该首先分割出一半的财产作为在世配偶的个人财产。剩余的财产作为遗产由在世的配偶,父母,孩子共同继承,但是另外立有遗嘱的除外。根据法律规定,夫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三个女儿在农村拆迁,一个招亲,两个外嫁,招亲和外嫁都有继承权
不管是否招女婿,对老人的遗产,每个女儿都具有平等的继承权。现实中,在实际操作时,与老人一起生活的子女,往往多分一些。 如果老人有遗嘱,按照遗嘱分配遗产。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有两个二子,大儿子户口是单独的,二儿子与父母一个户口本,赡养全该怎么分配
成年子女均对父母有赡养义务,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应对老人尽赡养义务,给付赡养费等。如果女儿对老人提供了主要经济来源或者主要扶助的,应当认定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并有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个家庭,老人生前留下四处房产,五个孩子,一起继承。如何通过
法律分析:没有先后次序。父母,配偶,子女的继承顺序都是一样的,都是 第一顺序继承人,分配比例也是一样的。法定继承分为二个顺序。 第一顺序为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个家庭,老人生前留下四个房产,五个孩子,一起继承。如何通过
在一方死亡时,应先从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出属于死者的部分作为其个人遗产让继承人们继承,首先要分出夫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和婚前死者的个人财产,然后分割完夫妻共同财产属于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0422 人
一百块钱游戏账号找回可以起诉吗
1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0422 人
移动公司打着手机免息低价诱惑到不同平台吸引到店,然后给了首付,他说要大概7个工作日才能退款
4分钟前
钱宏艳律师
近期帮助 7683 人
我是L-1-2左侧突骨折
5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0422 人
翻建了旧房子38平方,2022年拆迁,拆迁补偿协议是妈妈去签的,和翻建不属于遗产?
5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2943 人
学校强制提前开学
6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0422 人
购买QQ主题可以退掉吗?
8分钟前
潘学平律师
近期帮助 31967 人
婚姻案子接吗?
8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70422 人
酒后回到自己家后与别人打架,是否组织者主家也有责任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