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祸致人死亡后逃逸,主责,两天后自首有前科,没赔钱,判多少年

更新时间:2023-12-19 20:29:13
问题描述:
车祸致人死亡后逃逸,主责,两天后自首有前科,没赔钱,判多少年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9702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法律分析:交通事故撞死人构成的罪名一般是交通肇事罪。如果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导致受害人死亡、重伤或者公共财产、私有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需要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发生重大事故包括: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且没有能力赔偿的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除此以外,如果车祸后逃逸,被害人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助而死亡的,罪行更加恶劣,因此刑罚更加严厉,根据法律规定需要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如果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2023.12.19 20:28:52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18790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依法可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023.12.19 20:28:56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710502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要判几年
    1、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涉嫌交通肇事罪,犯罪嫌疑人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1、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是指刑法上所保护的重大交通运输安全。因为只有交通肇事并产生重大后果的,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仅仅是交通肇事而没有造成重大后果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同样也不是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不能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客体;
    2、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交通肇事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实践中主要是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对于未满16周岁,已满14周岁的人驾驶机动车肇事,并造成重大事故的案件中是否成立交通肇事罪;
    4、交通肇事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既成立疏忽大意的过失,也成立过于自信的过失。
    交通肇事罪所强调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对于发生事故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至于对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规定的注意义务,则既可能是明知故犯,也可以是过失,不影响交通肇事罪的成立。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对于其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持一种故意的心理态度,那么该行为应当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及其他相关犯罪论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2023.12.19 20:29:1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么托车撞死人逃了十九年,没一分钱赔的情况下,抓到之后能叛多少年
交通肇事罪,根据交通肇事所造成的事故死亡人数定罪量刑,一般在三年左右刑期,如果未赔偿的情形下,可能不会从轻处罚
全部10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酒后驾车无证逃逸一人死亡一人轻伤,判决多久?
一、酒驾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1、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构成交通肇事罪,其判刑标准如下: (1)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法律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现场的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现场的处理
交通肇事逃逸 1278
想交通事故致俩人死亡,车主逃逸,第二天自首,车主无能力按法律
车祸致人死亡司机主责的判刑: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后逃逸,又回去自首的,判终身禁驾
应当没问题,交通肇事后逃逸,又回去自首的,判终身禁驾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肇事逃逸会留案底吗?
肇事逃逸会留案底吗?
交通肇事逃逸 2643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有自首,赔偿,谅解书,要判几年
您好,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肇事者会受到刑事处罚,具体处罚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含义
交通肇事罪 47278
肇事逃逸,一个小时,后来去自首了,人当场死亡,会判刑几年
你好,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只要是因为逃逸行为耽误了被害人的救助时机,你当时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时候离开了现场,这种情况就能够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可以减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开黑车,逃逸两小时,烧车后自首,能判多少年?
酒驾撞死人逃逸的,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交通肇事逃逸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车祸一死三伤,肇事者肇事逃逸致人抢救无效死亡,之后自首
你好,一般交通肇事逃逸,只要是因为逃逸行为耽误了被害人的救助时机,你当时发生了交通事故的时候离开了现场,这种情况就能够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交通肇事逃逸自首可以减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1分钟前
张强律师
近期帮助 37346 人
我被人诈骗了知道身份证号可以查人吗
33分钟前
赵磊律师
近期帮助 1381 人
对象刚退休,又找了一个厂子上班三个月,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这种情况还能走医保吗?我该怎样维权?
35分钟前
刘美娜律师
近期帮助 541 人
你好,我有一个合约,可以帮我看看有没有法律效益吗?
36分钟前
刘美娜律师
近期帮助 541 人
我想咨询律师
今天 00:03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网上报名画画课要拍身份证照片的能信吗
今天 00:01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二楼后面飘出多少米算违建
昨天23:57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你好请问如何上诉
昨天23:56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未成年人打麻将不赌钱犯法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