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不知道可以领生育津贴,现在过去两年了可以补领吗

更新时间:2020-10-31 23:32:04
问题描述:
我有交生育险 之前不知道可以领生育津贴,现在过去两年了可以补领吗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610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你好,国家对于生育险的规定,明确了生育险必须由单位来缴纳,个人是无法自己购买生育险的。
    2020.10.27 01:04:0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1994897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妇女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下列办法计发:  (一)从业妇女,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自由职业者的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最高不超过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从业妇女,其生产或者流产当月领取的生育生活津贴,因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高于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而不足其缴费年度工资收入的,不足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二)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限内的失业妇女,按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超过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的失业妇女,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本市同类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生育妇女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不满一年的,其生育生活津贴按下列办法计发:  (一)从业妇女,按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本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二)在领取失业补助金期限内的失业妇女,按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失业补助金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超过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或者暂停领取失业保险金以及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但未领取过失业保险金的失业妇女,按经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核准的本人生产或流产当月的本市同类人员的失业保险金标准乘以本人按规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期限计发。
    2020.10.28 01:21:13
    点赞
  •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20782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领取生育津贴方法:
    1.怀孕后,带户口本、结婚证、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人办理生育保险就医登记。确定产检和生小孩的医院。
    2.注意需要办理准生证
    3.生育时,将就医登记表带到医院。这样使得社保局、医院核对后,便于使用生育保险结算。
    4.生小孩后,办理独生子女证,带就医登记表、出院小结(盖公章),结婚证、户口本、身份证等相关证件,由单位经办员到社保局申请,申领生育津贴。
    2020.10.28 19:09:04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387536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生育津贴: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我国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标准分两种情况:  一是,在实行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支付标准按本企业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支付,期限不少于90天;  二是,在没有开展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地区,生育津贴由本企业或单位支付,标准为女职工生育之前的基本工资和物价补贴,期限一般为90天。部分地区对晚婚、晚育的职业妇女实行适当延长生育津贴支付期限的鼓励政策。  根据国家有关生育保险的相关规定,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条件的生育妇女,按规定参加了生育保险的,在产假期间可从社保中心领取生育津贴。  一般来说,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是一回事,生育女工产假期间领取的生育津贴相当于产假期间工资的性质。这就意味着,生育女工在领取生育津贴期限内,其所在单位不再支付产假期间工资;超过生育津贴发放时间的产假,产假工资由企业按有关规定发放。生育女工如果没有达到领取生育津贴条件的,仍由所在单位发放产假工资。  当然,如果生育女工所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应享受的工资性收入的,差额部分应当由单位发放。
    2020.10.31 23:32:04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津贴三年后能领吗?
生育津贴三年后能领吗?
劳动合同纠纷 2115
请问我交了生育保险,可以领取生育津贴吗
产假发的工资就是生育津贴吗?生育津贴不等同于产假工资,当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时,用人单位应当将生育津贴余额支付给职工;生育津贴低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差额部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我是2015年生的孩子,刚知道有生育补偿金,现在还可以领取吗?
生育保险补偿标准分为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等;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休完产假,没有交生育津贴资料,现在可以补交吗?
原则上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6岁出生的孩子,社会保障一直在缴纳,以前不知道可以申请生育津贴,现在可以补充吗?
法律分析:生育津贴一般在妇女分娩后三个月内由单位出示相关证明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申领手续,然后生育津贴先打到单位的账户再由单位给个人。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规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生育津贴一年可以领几次
你好 一般是一次性领取可以咨询本单位或劳动管理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十岁的孩子有权选择和父亲或母亲住在一起吗?
父母离婚十岁孩子可以自己选择跟谁生活。法律规定,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在判决抚养权的归属问题上应当尊重孩子自己的真实意愿。所以当孩子满十岁时,如果孩子愿意跟母亲生活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现行法律对哪些近亲被禁止缔结婚姻作出了明确规定
法律禁近亲结婚,具体规定如下: 1. 直系血亲,如父母与子女,禁止结婚。 2. 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如堂兄妹、表兄妹,同样禁止结婚。 3. 违反规定结婚,法院将认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90
未成年人怀孕了,男人有责任吗?
法律分析:在恋爱期间,男女双方一般所承担的只是道义上的责任,未婚怀孕如果男方不想承担责任,无合法夫妻身份,不具备我国计划生育法规所要求的合法生育条件,女方需依法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烟草贷款结婚了需要夫妻双方签字吗
婚后烟草贷款需双方签字。若一方不同意贷款,可通过财产约定明确债务归属。操作时需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避免未来纠纷。贷款发放后,双方需按约定履行还款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问一下,未成年人怎样和父母断绝关系
未成年人无法断绝与父母的关系,但如遇到家庭问题,可寻求法律援助或心理咨询,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保护自身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我想问一下未成年怎么和父母接触关系
未成年无法与父母解除关系。如遇到与父母的纠纷,可尝试以下方式:1. 与父母进行深入沟通,理解彼此立场;2. 寻求亲友或老师的帮助,进行调解;3. 若问题涉及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现在本该在读初二,妈妈没让我读了,直接去上职校了,现在要生地会考了,我说我要去考试我妈妈不让
如果妈妈坚持不让你参加考试,可以尝试向教育部门申请特殊安排,或寻找其他机构协助你参加考试。具体操作需结合当地政策。选择时,需权衡利弊,考虑是否有利于维护自身受教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淘宝虚拟币充值诈骗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你好,赶集时,外面那些免费送东西要扫码的,是不是骗子?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被别人忽悠跑分了,然后卡片被冻结,现在冻结单位要我写一个申诉材料,学术材料应该怎么写?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卖号找回来了,然后需要怎么赔付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淘宝买家退货用空包裹退,可以起诉吗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我被人在微信上骂了,该怎么维权?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抖音小号骚扰言语辱骂造谣
1小时前
姜月律师
近期帮助 28642 人
学校的伙食费和保险费用属于教育费吗?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