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找法网手机版
网站导航
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法律知识
律师说法
合同范本下载
极速咨询
提交咨询
问题库
咨询百科
一对一咨询
法律问答
法律咨询专题
民法典
知识专辑
法律专题
法律法规
视频说法
图文说法
语音说法
找法说法
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律咨询
>
北京法律咨询
>
北京仲裁
> 咨询详情
我如何维权,是否已过仲裁时效
更新时间:2020-03-19 19:59:41
问题描述:
单位多年未马我签劳动
合同
,我如何维权,是否已过
仲裁时效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9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宋超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188-1147-6983
咨询我
未签劳动合同需赔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企业在解除劳动关系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劳动仲裁。
2020.03.17 20:19:14
点赞
田洪山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136-2130-4895
咨询我
你好,具体要看具体的事实和证据情况。如果发生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或者到劳动监察反映情况,请求协调处理。
2020.03.17 21:02:04
点赞
平台特邀律师
推荐
已帮助
164007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咨询我
没签劳动合同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此外,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若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同时,用人单位违反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依法支付赔偿金。
劳动争议
申请
仲裁
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但存在中断和中止的情形。对于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两倍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若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
劳动关系
,并支付经济补偿。
2020.03.19 09:37:06
点赞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
1569014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是指当事人因劳动争议纠纷要求保护其合法权利,必须在法定的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否则,法律规定消灭其申请仲裁权利的一种时效制度。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仲裁
时效是指劳动者或用人单位的权利遭到对方侵犯后,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仲裁机构予以保护的权利。也就是说,一旦错过仲裁时效,权利人的胜诉权就被消灭,即丧失了请求仲裁保护的权利。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直接向仲裁委申请仲裁,无须双方同意。提出仲裁请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当地仲裁委提交仲裁申请书。因
不可抗力
或其他正当理由超过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时,仲裁委应当受理。
关于仲裁时效,劳动法规定的是60日。当事人向仲裁委申请仲裁,须遵守这一时效规定。超过时效规定,当事人就丧失了请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保护的权利,同时也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司法保护的权利,所以当事人应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及时行使仲裁请求权。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也就是说,争议发生之日并不是非得以双方当事人产生正面冲突为标志,而是从当事人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时,在法律上就被认为是产生争议之日,此时也就是仲裁时效的起算之日。
2020.03.19 19:58:36
点赞
其它综合律师团队
推荐
已帮助
1038011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根据法律规定,建立劳动关系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 ,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签订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2020.03.19 19:59:41
点赞
京佳律所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需要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关系。
2020.03.17 19:12:41
点赞
张迪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没有超过仲裁期限,您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2020.03.17 19:26:31
点赞
章敏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因此用人单位在此时应支付双倍工资。若未支付,职工可申请。
2020.03.17 20:20:55
点赞
顾倩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如存在劳动关系但用人单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可能面临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补偿,一般需要在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
2020.03.18 11:06:27
点赞
平台广州律师团
官方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查看其他4位律师解答内容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描述问题
接入律师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仲裁
劳动仲裁
2465
如何写劳动仲裁申请的理由?
劳动仲裁的事实和理由应当简要写明劳动争议发生的时间、经过及仲裁请求所依据的理由。申请人申请仲裁时,需将书面仲裁申请提交给仲裁委,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仲裁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被迫离职后,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你好,收集证据写材料直接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机构拖欠工资,如何劳动仲裁
用人单位拖欠或克扣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维权时应注意收集整理必要的证据,如工作服、工资条、工牌证人等。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请问如何仲裁单位呢
你好,如何仲裁需要先知道事情细节,比如无故辞退还是其他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公司违反劳动法,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者同时向公司注册地、劳动合同履行地申请劳动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仲裁委员会管辖。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呢?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你好,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一般需要准备的材料有: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证据材料等等。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申请劳动仲裁,我单位拖欠我的工资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在外地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你好 需要明确用人单位所在地是哪里?或者劳动合同的旅行地的位置
全部9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动仲裁程序有什么,如何解決?
你好,你是遇到什么案件的劳动仲裁呢。,
全部2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申请仲裁需要提供什么
您好,需要提供劳动争议申请书以及相关的证据
全部1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15秒前
赵磊律师
近期帮助 1381 人
代肝入职费交了钱但是合同协议还没签,不想干了入职费可以退回来吗
57秒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813 人
没签电子合同的高炮强制下款怎么办
4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813 人
出了车祸,大概率是重伤甚至死亡,并且也放好了警示牌什么的,可能会有哪些流程或者需要做好什么心理准备
5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813 人
谈恋爱期间,男朋友给我转账分多次转账,总共5000现在他要要回
9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公职人员打麻将,尤其是上班时间
9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813 人
实习期间忘记打卡我忘记写日志会不给发毕业证吗
11分钟前
广东天习律师
近期帮助 186458 人
APP上充值提现账户冻结解冻,需要充同样的才能解封
12分钟前
吴亮律师
近期帮助 296813 人
不是本地的小孩上户口怎么上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