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交了20年,然后交费基数是2500元,然后到18年退休的工资能领到手多少钱?

更新时间:2018-01-21 15:01:11
问题描述:
养老保险交了20年,然后交费基数是2500元,然后到18年退休的工资能领到手多少钱?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陈柳坤律师
    服务地区:海南-海口 188-1448-0800
    咨询我
    咨询社保部门
    2016.11.28 14:12:06
    点赞
  • 平台特邀律师推荐
    已帮助1011440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一般来说,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20%,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8%。医疗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8%,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2%。失业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2%,职工个人缴费费率为1%,其中农民合同制工人不缴费。工伤保险:根据行业风险程度,确定单位基准费率,基准费率控制在0.5%~2%之间,并根据有关情况定期调整,职工个人不缴费。生育保险:单位缴费费率为0.8%,职工个人不缴费。社保的计算公式  社保每月要交多少钱计算公式:社保月缴费基数*社保缴费比例  公司社保缴费金额计算公式:公司社保缴费基数*公司社保缴费比例每个城市的社保基数与比例的规定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向当地的社保局咨询!
    2017.06.19 04:48:56
    点赞
  • 找法网咨询顾问
    已帮助227739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1,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里的钱,可以由死亡者的直系亲属或者法定继承人领取。2,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的20倍。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近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四十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2017.07.03 19:52:52
    点赞
  • 其它综合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175225 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公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而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因此,活得越久,就可以领取得越多,相对于交费来说,肯定更加划算。  例如:  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视同缴费指数:分为一般人群和特殊群体。  ①一般人群,即1993年底前参加工作,1993年底前已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并缴费的参保人(含1993年底前调到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安置到企业的复转军人)。  ②特殊群体,指1994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的,由本省安置到企业的复员转业军人、流动到企业的原机关工作人员、以及改制前参照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计算公式:视同缴费指数=本人复员转业、单位改制或离开原单位前12个月月平均基本工资÷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结果大于3.0的取3.0)
    2018.01.21 15:01:11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每年交13000元社保,交15年才60元退休,每月能领多少养老金?
每个月交3000养老保险的,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是: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平均指数)除以2乘以缴费年乘以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
全部4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社会保障每月交2000元,交15年,60岁退休能拿多少钱?
退休金是国家发,由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放,资金来源于社保基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不足十五年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交了钱,退休20年后能拿到多少钱?
退休金多少与劳动者缴费基数、工龄、历年缴费基数,历年社会平均工资以及退休上一年的当地的平均工资是有一定关系的。不同地区对此政策不同,计算方式也不一样。<b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作年龄20年,缴费20年,省社会评估工资4371元/月,55岁退休,养老金多少钱?
20年工龄的退休金等于本人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上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本人个人账户的累计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确定,最低为5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105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2分钟前
盈科王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46407 人
在工地受伤,公司的送往医院治疗手术,私自办理出院手续,医院报警让病人出院
3分钟前
孙亚东律师
近期帮助 945 人
健身房办卡不给卡钱也不退
5分钟前
赵红生律师
近期帮助 41653 人
你好,线上,起诉状上传失败是怎么回事
6分钟前
周清智律师
近期帮助 25260 人
他人把我的近30首自创诗歌撕毁了,犯不犯法?
7分钟前
于非律师
近期帮助 8923 人
请问怎样确定遗嘱人具有行为能力和意识清醒?
9分钟前
姚秀秀律师
近期帮助 5732 人
被限制高消费,钱已经还给原告了。对方也申请撤诉了,但是还没出结果。能买房吗?
12分钟前
郑云清律师
近期帮助 4330 人
承诺本人不是学生,没有冒充正式工入职,这个签了提前离职是不是全部没有
15分钟前
李志新律师
近期帮助 4148 人
挪用了公款23万,已经还了13万;这样会不会判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