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争取孩子

更新时间:2015-10-28 15:14:35
问题描述:
你好:现在协议离婚,孩子判给男方几率大,还是女方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10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宋超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188-1147-6983
    咨询我
    孩子抚养权:第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第二,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于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5)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第三,如果子女是已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父母双方对于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时,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父母离婚后,子女随哪方生活,一般是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来决定。《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2015.10.27 15:21:55
    点赞
  • 徐卫东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187-0156-9937
    咨询我
    你好,可以协议离婚,协商不成,起诉离婚。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决定的。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女方生活;如果男女双方均无明显过错,各方面条件都相当,如果女方的思想品质好一些,更有时间照顾孩子,得到孩子抚养权的可能性就会更大;十周岁以上的子女,可以自己选择随母亲或者父亲生活的。 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要支付抚养费,一般为月工资收入的20%-30%。一般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财产均分的。如果一方有过错,可以要求少分财产。根据《婚姻法》第31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婚姻法》第32条规定:“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以共同财产偿还。如该项财产不足清偿时,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男女一方单独所负债务,由本人偿还。”具体可以委托律师办理。可来电咨询或带证据材料面谈。
    2015.10.27 15:22:22
    点赞
  • 田洪山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136-2130-4895
    咨询我
    你好,具体要看具体的事实和证据。关于抚养权的问题,如果孩子在2周岁之内,原则上判决归女方抚养,如果在2周岁----10周岁之间的,由法院判决,10周岁以上的,听取孩子的意见做参考。双方如果协商不成,法院本着对子女健康成长有利的原则判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可以委托律师代理诉讼。 
    2015.10.27 15:22:06
    点赞
  • 尚冰冰律师
    服务地区:辽宁-锦州 156-4068-6444
    咨询我
    协议离婚,双方协商解决。
    2015.10.28 15:10:31
    点赞
  • 曾兵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您好!协议离婚,双方协商解决。
    2015.10.27 15:07:51
    点赞
  • 雪化平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得看双方具体情况,建议与律师面谈
    2015.10.27 15:14:00
    点赞
  • 李建成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如果离婚,双方达成了离婚协议,没什么争议,可以协议离婚,去户籍地民政局办理。如果协商不成,那么可以起诉离婚。夫妻一方起诉离婚,应当在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如果经常居住地与被告住所地不一致的,应当以经常居住地为准,而经常居住地是指在当地至起诉之日起已经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

    关于孩子抚养权:一般会根据双方的个人素质、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等谁的条件更利于孩子成长分析的。两周岁以下孩子一般归女方,孩子10周岁以上的,还会考虑孩子的意见。一方抚养孩子,另一方需支付抚养费,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关于财产:一般来说婚前财产归个人的,婚后取得的财产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原则上均分的。个人债务个人偿还,共同赵武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2015.10.27 15:17:47
    点赞
  • 王永灵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你好,要看孩子的年龄,如果两岁以下,是母亲抚养。如果是两岁多了,但还是比较小,平时也是母亲带孩子,那还是判给母亲的可能性更大。
    2015.10.27 17:21:05
    点赞
  • 王东红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需要比较双方的扶养条件,一般判给扶养条件较好的一方
    2015.10.27 21:09:27
    点赞
  • 解瑞松律师
    服务地区:北京-北京
    您好!建议双方协商解决。
    2015.10.28 15:14:35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查看其他5位律师解答内容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争取孩子的母亲
您好,诉讼离婚的话只要和讲清楚具体情况法院会酌情把抚养权判给您的。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怎样争取孩子
办法是有的,提供你的病历本,证明你可能不能再生育的危险,提供你的经济状况,证明你有能力抚养小孩。如需帮助,请及时联系本律师。如有满意答案请及时采纳。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可以争取孩子的监护权吗
你对家庭付出的比较多。起诉离婚你可以请求对你进行适当补偿,孩子一直和你一起生活,离婚后有你抚养应该对孩子成长有利可以争取抚养权,但要承担举证责任,房子是你老公婚
全部2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争取孩子的监护
可以起诉要求变更抚养权
全部6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欠钱纠纷律师怎么收费
债务追讨 1430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判决抵押无效如何处理
抵押担保 1095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下载低至¥9.9/篇
律师解答动态
39秒前
云南定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3522 人
期间辱骂我,然后她在我的校园贴吧上面发布我的照片,贴吧浏览量5100左右,和她协商她也不同意
2分钟前
代海侠律师
近期帮助 156 人
给他21月工资补贴我要求再补尝26个月年满退休了的社保,公司不同意,像这种情况怎么办?
2分钟前
胡雪峰律师
近期帮助 43554 人
拼多多店铺没营业执照,怎么举报
5分钟前
阮建国律师
近期帮助 8645 人
实习期内提前离职有没有实习报告
5分钟前
高宏图律师
近期帮助 33233 人
签了退房合同但是钱一直没有给退回
5分钟前
高宏图律师
近期帮助 33233 人
职业打假人投诉商家,而且在知情商家有心脏病的情况下。继续打官司。商家出事了,打假人会判死刑吗?
6分钟前
高宏图律师
近期帮助 33233 人
在抖音里打赏女主播,出去了三万多,结果发现被骗了,钱能追回来吗
9分钟前
阮建国律师
近期帮助 8645 人
如果不愿意内退,企业强制怎么办?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