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关于约定“电子邮件不能视为书面形式”的条款是否有效?毕竟电子邮件是法定的书面形式,请问此约定是

更新时间:2015-08-03 06:20:43
问题描述:
合同中关于约定“电子邮件不能视为书面形式”的条款是否有效?毕竟电子邮件是法定的书面形式,请问此约定是否有效?
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5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 杨雷律师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
    理解不同而已,电子邮件是电子文书,打印出来就是书面形式,即使这样约定,电子邮件始终是有效的
    2015.07.17 12:09:41
    点赞
  • 金伟律师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 136-6172-2006
    咨询我
    可以约定不认可电子邮件形式的法律效力。
    2015.07.17 11:39:06
    点赞
  • 程旭敏律师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
    证据形式是诉讼法约定的,不能通过约定改变。
    2015.07.17 10:01:41
    点赞
    如果不是诉讼上得证据呢?只是法律文件的效力
    2015.07.17 10:53:45
    不可以。这是事实的认定不是法律适用。但你可以约定不认可电子邮件的效力,而不是不认可形式
    2015.07.17 10:56:42
  • 韦云律师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
    双方协商一致就有效。
    2015.07.17 15:50:41
    点赞
  • 邢伟华律师
    服务地区:上海-上海
    证据形式是诉讼法约定的不能通过约定改变
    2015.08.03 06:20:43
    点赞
  • 专业本地律师团队 · 7x24小时在线服务
    咨询我
    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在线解答
  • 描述问题
  • 接入律师
  • 问题解决率99%
立即咨询
当前已有 3456 位用户正在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格式条款是要约吗
格式条款是要约吗
合同违约纠纷 2655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电子邮件可作为邮件通知对方的约定证据吗?
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对方可能会以未收到为由予以抗辩。
全部3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北京二七车辆厂能告我违约吗?我从没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要求过解除劳动合同。2.我是否只需承担其中
1。国有企业职工连续矿工15日以上,或者全年累计矿工45日以上,应当除名。 公司制企业你这种情况属于自动离职,应当解除合同。 2。你只犯了一个错误,不能给予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离婚是否一定要向法院提出申请?如果可以协议离婚,具体手续应如何办理?自己私下签的协议是否有效?2
1.离婚有两种方式,一种双方能协商一致的,可以直接向婚姻登记机关协议离婚;第二种在双方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起诉人民法院离婚;具体手续也简单,双方首先达成离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我想请问律师,就上面的条款看,这份和约是否是有效和约?如果甲方没有完成承诺,即既不能实现不退稿,也没
合同有效。如果对方先行违约,您在取得充分证据后可以要求解除合同,但必须书面通知对方,如果双方不能协商需通过诉讼解决;在此之前,您若不履行合同义务,同样要承担违约
全部1个答案 >
888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刚刚
赵磊律师
近期帮助 1783 人
上海的一家运营公司收钱之后不作为还不回复消息不解决问题要求退款不给退款怎么处理合适呢
23秒前
金雨昕律师
近期帮助 215 人
我是残疾人智力3级自己可以去鉴定安全民事行为能力吗
1分钟前
云南定和律所律师
近期帮助 9573 人
北京市玖富普惠出借人怎样才能拿回自己出借的本金
4分钟前
北京中盾沈阳律师
近期帮助 54098 人
卖家发错货,卖家不承认
5分钟前
李志新律师
近期帮助 5210 人
什么情况下会留案底
16分钟前
杨凤律师
近期帮助 7907 人
房地产专业律师
20分钟前
杨凤律师
近期帮助 7907 人
本人男67年三月出生交灵活就业,交六年了什么时候退休
33分钟前
郭海峰律师
近期帮助 2518 人
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下车手持武器追我,还撞坏我车子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