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性裁员情形

更新时间:2013-05-16 10:37: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裁员,是经济性裁员的简称,是因用人单位的原因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指的是用人单位在法定的特定期间依法进行的集中辞退员工的行为。实施经济性裁减人员的企业,可以裁减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富余人员。

  劳动合同法规定,在四种情形下用人单位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

  第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

  企业破产法第二条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依照本法规定清理债务。企业法人有前款规定情形,或者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可以依照本法规定进行重整。”依照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在三种情形下,债务人或者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一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三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的。另外,根据企业破产法第七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债权人申请对债务人进行破产清算的,在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宣告债务人破产前,债务人或者出资额占债务人注册资本十分之一以上的出资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整。企业破产法设置重整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使用人单位根据企业重整的经营方案、债权的调整和清偿方案以及其他有利于企业重整的方案在内的重整计划,继续经营并清偿债务,避免用人单位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使经营失败的企业有可能通过重整而得到复苏、振兴的机会。在重整过程中,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经营情况,进行经济性裁员。

  第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

  市场经济中的企业无时不面临着激烈竞争,一旦对市场需求判断失误或者决策偏差等,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就会发生困难。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应允许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救,而不是进一步陷入破产、关闭的绝境。在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裁减人员、缩减员工规模是一项较有效的缓减措施,从全局看,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群体是有利的,但涉及到特定劳动者的权益,应慎重处理。因此,劳动合同法在允许用人单位在生常经营发生困难时采取经济性裁员的措施,但同时要求用人单位要慎用该手段,“困难”两字前加了“严重”的限制。

  第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为了寻求生存和更大发展,必然要进行结构调整和整体功能优化,这些方式包括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和经营方式调整。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并不必然导致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如企业转产的,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可以转到转产后的工作岗位。为了更好的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尽量不使用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只有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减人员,才可进行经济性裁员。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合同终止时经济性补偿情形
应当根据劳动合同约定进行补偿,如果没有相关的约定,则无法获得补偿
劳动关系经济性裁员协商
如果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一条第一款进行经济性裁员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性要件和实体性要件,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请简述劳动合同法经济性裁员的情形
如果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四十一条第一款进行经济性裁员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金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性裁员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四十一条规定的程序性要件和实体性要件,否则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
以经济性裁员解除合同合法吗
您好,经济性裁员是合法的,首先要有文件证明,其次要给员工补偿
经济性裁员员工不同意
公司辞退你没有法定事由或未经法定程序,属于违法解除,你可以提起劳动仲裁,主张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主张双倍经济补偿金。具体,建议电话咨询。
过了试用期没有提交转正申请算转正吗
处理方式有:要求补签劳动合同、举报或仲裁。选择时,应先尝试与公司沟通补签;若公司拒绝,可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
不配合工作如何要求补偿
员工不配合工作是否可要求补偿,可参考以下实用行动建议进行处理。1、审查规章制度:用人单位应检查其规章制度是否明确、合法并已公示,确保员工了解不配合工作的后果。2、收集相关证据:保留员工拒绝执行工作安排的通知、沟通记录、书面警告等证据,以备后续处理或仲裁使用。3、进行协商沟通:用人单位可与员工就工作安排进行沟通,了解其拒绝原因,若属误解或合理诉求,应予以调整。4、依法处理:如员工无正当理由拒绝配合且情节严重,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书面说明理由。选择解决方案时,应重点考虑员工行为的合理性、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以及是否存在劳动合同违约情形。如您对自身情况不确定,建议尽快联系专业律师,获得针对性法律建议。
B2实习期上高速实习期延长吗
具体操作:1. 若在实习期内违规上高速被查处,应积极配合交通管理部门的调查,接受罚款处罚,并了解违规的具体内容和后果。2. 参加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安全教育活动,学习高速公路驾驶技巧和法规要求,提高安全意识。3. 若因违规上高速导致交通事故,除接受罚款外,还需承担相应的事故责任,包括赔偿受损方的损失等。此时,应尽快与保险公司和受损方协商处理事宜,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协助。4. 为避免再次违规,可在实习期内选择有经验的驾驶人陪同驾驶,确保安全合规地完成实习期。
试用期失误会被辞退吗
试用期失误被辞退后,建议采取以下实用行动方案:1. 收集证据:保留劳动合同、录用条件说明、绩效考核记录、辞退通知等,以证明用人单位是否具备合法辞退依据。2. 咨询专业律师:由专业律师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判断用人单位辞退行为是否合法,并提供进一步法律建议。3. 申请劳动仲裁:如认为辞退行为违法,可在仲裁时效内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主张经济补偿或赔偿。4. 与用人单位协商:在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尝试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5. 保留沟通记录:包括邮件、微信、电话录音等,防止后续争议中因证据缺失而处于不利地位。选择解决方案时,应重点考虑用人单位辞退理由是否合法、是否有充分证据支持其主张,以及您自身失误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有进一步疑问,建议尽快联系专业律师,以便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支持。
你好律师,想了解在胶州单位跟我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款没有到账,单位要求去签收款收据可以吗
在胶州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赔偿款未到账却要求签署收款收据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以下法律风险。1.被视为赔偿款已支付:例如,单位在赔偿款未到账前要求员工签署收据,员工签
假如我老家在长沙市宁乡市,请求律师解答一下单位支付轮岗职工最低工资70%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单位支付轮岗职工最低工资70%可能存在以下法律风险:1.工资支付违法风险:若职工在轮岗期间正常提供劳动,单位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违反《劳动法》和《最低工
注销后工资是私人卡发工资,我要如何维护自己,这种情况我该如何维权,注销后也未交社保和公积金
建议立即收集工资转账记录、劳动合同等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求补缴社保和公积金,并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