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

更新时间:2020-06-15 09:48: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土地开发指对未利用土地,通过工程、生物或综合措施,使其达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包括开发为农用地和开发为建设用地。土地开发是对土地利用的一种方式,土地开发的主体一般是开发商。那么,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是怎样的?以下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做好了相关资料的了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法律的相关知识。为了房屋建筑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包括室内装修吗程监理甲级范围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地开发整理

  土地开发整理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作,土地开发整理的内容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我国现阶段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一是调整用地结构;二是平整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三是道路、沟渠、林网等综合建设;四是归并农村居民点;五是恢复利用废弃土地;六是划定地界,确定权属;七是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土地后备资源。

  土地开发从广义上来讲,是指因人类生产建设和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采用一定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经济手段,扩大对土地的有效利用范围或提高对土地的利用深度所进行的活动,包括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开垦和利用,以扩大土地利用范围,也包括对已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集约经营程度。

  土地开发一般分为一级开发和二级开发。

  1、土地一级开发,是指政府实施或者授权其他单位实施,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年度土地一级开发计划,对确定的存量国有土地、拟征用和农转用土地,统一组织进行征地、农转用、拆迁和市政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为,包含土地整理、复垦和成片开发。

  2、土地二级开发是指土地使用者从土地市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直接对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行为。本报告通过结合二级市场的需求现状,各主要经济区域土地开发市场发展现状与潜力及土地开发行业外部宏观环境,为相关开发企业及投资机构研究分析、阐明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的投资前景与机会、盈利模式及如何做到风险规避。

  长时期以来,我国土地一级开发市场由政府垄断,市场化运作经验缺失,“生地出让”、“一二级联动”等土地开发模式占据主流。但从近些年土地开发业务的发展情况来看,土地一级开发越来越成为一项独立的业务,“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趋势明显。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都面临新城扩张和旧城改造升级的压力,对新增建设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的开发需求放量增长,政府建设融资需求大增,土地一级开发迎来市场化蜕变良机。

  不少企业及投资机构开始在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布局,进入企业呈递增趋势。业内竞争者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城投公司,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特征,开发规模较小,缺乏区域间的资源整合和有效竞争,尚未出现跨区域运作的专业品牌开发企业,与二级开发市场的市场化程度相差甚远。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政府对其管理和控制将更加严格。在政府主导的土地一级开发市场上,那些具备较强实力且具有良好运作模式的投资人将更受政府青睐,有机会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以此树立企业品牌。政府还未对一级开发投资人的资质、注册资本等方面做出严格要求,但政府对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制定相应规范是迟早的事情,企业应及早介入土地一级开发业务,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土地整治专项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通过采取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运用工程建设措施,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开发,对配置不当、利用不合理,以及分散、闲置、未被充分利用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实施深度开发,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其实质是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广义的土地整治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开发。

  《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7号)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作出了明确要求: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导向,以增加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为出发点。

  其中,尤其强调要始终把维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法推动。要依法维护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受益权。整治腾出的农村建设用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在优先满足农村各种发展建设用地后,经批准将节约的指标少量调剂给城镇使用的,其土地增值收益必须及时全部返还农村,切实做到农民自愿、农民参与、农民满意。

  以上是找法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的全部内容。希望找法网小编找到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疑问,或者需要这方面的法律帮助,随时欢迎来咨询找法网的相关顾问进行帮忙解答。本网站致力于打造优秀的法律咨询平台,如果您还有疑问,欢迎进入找法网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土地被政府征收搞开发,建设,有没有权利收回土地,或者我们老百姓可不可以种地
受让土地使用权连续2年未开发可以依法收回。土地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设计审查
你好,《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内容有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平整土地,归并零散地块,修筑梯田,整治养殖水面,规整农村居民点用地;建设道路、机井、沟渠、护坡、防护林等农田和农业配套工程;治理沙化地、盐碱地、污染土地,改良土壤,恢复植被;界定土地权属、地类、面积,进行土地变更调查和登记等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我国的土地所有权的特征
国有土地所有权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验收
法律分析:土地整改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工程属于
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土地开发整理与土地整治公司
土地整理项目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对田、水、路、林、村等实行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土地利用机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活动。
村里的土地承租人的土地被新农村建设公司征用,新农村规划好本该建房却未建房屋使用的土地可以用来种地吗?
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建设单位应支付土地补偿费、青苗和附着物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村集体的荒山黄坡荒地可以开发建设吗
你好,请问您是 属于什么开发
你好,请问在成都市崇州地区,我父母独立户口的土地,他们去世后会被收回吗?
重申一点,您父母的土地在其去世后是不会被收回的,但前提是土地必须处于承包期内。为确保土地权益不受损害,子女可以采取以下行动:首先,尝试在家庭成员间进行协商,以合
求助律师,假设我是湖南省长沙县人,了解一下,农村宅基地确权流程是怎么样的
农村宅基地确权常见处理方式为向乡镇政府提出申请并提交材料。根据当地政策和规定,选择合适的确权路径,确保材料齐全以顺利通过审核。
你好,假设本人是南宁市宾阳的,咨询,村级公路能占用基本农田吗?
村级公路不能随意占农田。1.若公路宽度在8米以下且用于农业生产,可按规定申请占用基本农田,需提交相关材料至土地管理部门审批。2.若不符合占用条件,应重新规划公路
律师你好,倘若人在济南济阳区,请指点,土地被村里收回,有哪些途径可以要回?
土地被收回可这样处理:1.权属明确,先与村里协商,不成则找村委会调解或起诉;2.权属不明,申请乡镇政府或国土部门确权后,再协商或诉讼;3.保留相关证据,如使用权
供电局私自在我土地上栽电线杆,我应该得到多少赔偿?
应获赔偿。操作如下:1.与供电局沟通,明确赔偿意愿;2.协商不成,咨询专业律师,了解法律途径;3.准备相关证据,如土地证明、损失清单等;4.提起诉讼,要求合理赔偿。
林木被砍如何寻求赔偿
林木被砍,常见处理方式是协商、调解或诉讼。首先尝试与侵权人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若仍无法解决,则可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
占用农田红线后果
占用农田红线需处理。若轻微,可协商恢复原状或补偿;若严重,需向土地管理部门举报,接受行政处罚;若拒不改正,可通过法律途径起诉,要求恢复原状并赔偿。
农村耕地占用投诉电话
若您想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操作如下:首先,若非法占用行为正在进行,应立即联系当地村委会或派出所进行制止;其次,若需进一步处理,可前往国土所或国土局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最后,若上述途径未能解决问题,您可收集证据向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权并排除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