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要怎么处理?有哪些行为?

更新时间:2018-12-26 09:37: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如果消费者在实践中遇到了虚假广告的话,那么其可以向工商部门进行投诉。而工商部门在接到投诉后,往往会先进行调查,如果确属于虚假广告的话,那么就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罚。下面找法网小编为你介绍虚假广告要怎么处理?有哪些行为的相关内容。

  一、如何处理虚假广告

  可以投诉,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二十四条 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

  第十四条

  对于无照经营行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重大责任事故罪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危险物品肇事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规模较大、社会危害严重的,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无照经营行为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没收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二、虚假广告行为有哪些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3.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对于虚假广告我国是严厉打击的,主要是指广告内容是虚假的或者是容易引人误解的。通常情况下,虚假广告都是会侵害消费者的合法利益的,那么我们在发现虚假广告的时候该如何处理呢?上面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你好!如果被投诉的产品虚假宣传到工商局,这有什么处罚?
《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
虚假广告罪
小议虚假广告罪
小议虚假广告罪
虚假广告罪
xx行骗该怎么办?如何处理?有哪些方便快捷的方式?
你好,违 反合同什么条款。依款违权即可
虚假广告,怎么处理?
根据法律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虚假宣传被骗,怎么维权?
如果公司方有虚假宣传或者违约,可以起诉要求赔偿。
虚假宣传要怎么认定?虚假宣传包括哪些方面的虚假?怎样才会涉及到虚假宣传?最轻的是怎么处罚?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1)假冒或仿冒行为;(2)商业贿赂行为;(3)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6)商业诽谤行为;(7)公用事业和独占经营者的限制竞争行为;(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9)压价销售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的交易行为;(11)招标投标中相互勾结排挤竞争的行为。
还发布虚假广告,怎么维权?
您好,可以起诉对方。建议找律师详谈,更有利于了解情况,做进一步的法律分析,以最大程度维护你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