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倾销不正当竞争纠纷

来源:找法网 已访问1652次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具体法律特征

  低价销售又称掠夺性定价,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和垄断市场份额为目的,以低于商品成本价销售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不正当低价销售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正当的低价销售有着重要的区别,现就其法律特征分析如下:

  首先,不正当低价销售是一种破坏竞争的违法行为。其客观上表现为: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商品,排挤竞争对手,使其利益严重受损或被迫退出市场,从而在一定市场范围内减少或消除竞争,以达获取非法高额利润之目的。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掠夺行为,会给同类竞争者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危险,阻碍其他竞争者进入市场,影响竞争对手的建立、生存和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使市场结构趋于不合理,破坏正常的竞争秩序。因此,许多国家的竞争法均将其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而予以禁止。如,在日本,其被视为“不当贱卖”而予以禁止,在欧洲,其被称为“掠夺性定价”而纳入竞争法调整。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1条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其次,不正当低价销售严重违背价值规律和经营规则。企业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多种因素,一般包括成本、税金、利润与合理的流通费用等,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但其中成本是构成价格的主要成份,是确定商品价格的最基本依据和最低经济界限。众所周知,企业产品的价格只有高于成本,客观地反映商品的价值,经营者才能劳有所获、盈利生存;反之,如果企业产品的价格低于成本,则势必导致亏损经营,使企业难以维持,甚至走向破产。因此,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和正常的经营规则,经营者根本不应当也不可能长时期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但是,在特定情况下,当某些企业为挤垮竞争对手时,则不惜以暂时的赔本为代价,去换取日后长久的独占经营和高额垄断利润。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不正当低价销售的反竞争本质。

  最后,不正当低价销售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与迷惑性。其一,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的目的,常常不象人们认为的那样,仅仅旨在消灭或驱逐竞争对手,多数情况下,实行低价销售的经营者的目的,在于说服或迫使竞争对手接受其控制或与其进行合作,如共谋固定价格、划分市场份额等,以避免两败俱伤。这就使得不正当低价销售常常以较为隐蔽的形式进行,往往给对该行为的法律认定造成极大的困难。其二,从表面看,经营者的低价销售行为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有利的,而且好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活跃市场。但行为人采取低于成本这种异常的价格进行销售,其真正目的决不是为了让利消费者或服务社会,在其挤垮竞争对手、完全占领市场后,便会任意抬高价格,谋取暴利,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法律知识
  • 市场的经营应当以公平、诚实信用等商业道德为基准,任何违反上述准则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情形。因此接下来将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关于垄断协议分类的依据有哪些的相关方面的知识...[查看详情]
    2020-03-20 11:25 5904
  •   日前曾有某网站将一本定价19元的畅销书以10元的促销价在网上销售,有人认为,这样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网站低价销售属于不正当竞争。而某网站的人认为,网上销售和其他传统书店的...[查看详情]
    2015-03-17 21:46 5988
  • 浙 江 省 杭 州 市 中 级 人 民 法 院 民 事 裁 定 书 (2008)杭民三初字第59号 原告上海涵尚经贸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斜土路1233号706室。 法定代表人王鸣,董事长。 委托代理...[查看详情]
    2012-12-27 01:25 1302
  • 原告肥城金塔机械有限公司与被告肥城阳光天泰机械有限公司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肥城金塔机械有限公司的委托...[查看详情]
    2012-12-19 09:40 35352
  • 在特许经营领域,由于打的是品牌战,同行之间各有特色,因此,因同行业竞争引发的纠纷,相对较少。相反,由于特许经营合同解除后,加盟者继续从事与特许者相同的行业所产生的不正当竞争纠纷,以及特许者的离职员工,...[查看详情]
    2012-12-19 06:49 1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