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劳动仲裁庭审程序规范》的通知

更新时间:2019-02-18 08: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各市、县(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暴露出各级劳动争议仲裁
各市、县(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自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暴露出各级劳动争议仲裁

各市、县(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自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恢复以来,我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依法、公正、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推动各类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暴露出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因办案设施不配套,设备不足,严重制约劳动仲裁事业的发展,影响办案水平提高,不利于树立劳动仲裁形象等问题。

  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在今后较长时期里,我国劳动关系将继续呈大量化、尖锐化、复杂化趋势,劳动争议仲裁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实现劳动仲裁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充分发挥劳动仲裁调整劳动关系的作用,体现劳动仲裁的国家强制性,维护劳动仲裁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在建立健全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完善劳动仲裁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高劳动仲裁员的综合素质和办案水平,推动改革现行办案体制的同时,要着力改善办案条件,设置和完善仲裁庭,增加设施设备,全面树立劳动仲裁新形象。现就全省实施仲裁庭达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全省仲裁庭达标总体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在2004年以前全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含派出机构)必须实现仲裁庭全覆盖,即百分之百设置仲裁庭。

  地级以上市和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要设置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的仲裁庭,能够审理包括涉外劳动争议案件在内的各类案件,适应我国加入WTO初步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要设置专业化的仲裁庭,保障案件的规范审理和程序的正常运作。

  二、实施范围

  全省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和各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三、仲裁庭标准

  仲裁庭按如下标准设置:地级以上市仲裁庭面积要达50-80m2 以上;市、县、区仲裁庭面积要达30-60m2以上;中心庭、派出庭面积要达30-40 m2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和仲裁机构要设置100-200 m2以上的大型仲裁庭,具备向社会各界人士开放旁听功能。

  地级以上市和珠三角地区等劳动争议案件多发地区的仲裁机构,应至少设置1个仲裁庭,争取设置1个调解庭;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审理案件的实际需要,设置2个以上的仲裁庭和调解庭,切实保障案件的正常审理。

  四、仲裁庭设施

  仲裁庭要进行必要的装修,以体现劳动争议仲裁的权威性。仲裁庭内分设仲裁员席、书记员席、申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席、被诉人及其委托代理人席位、旁听席,配备各席位桌椅。仲裁员席位要比其他席位抬高20-30㎝,要配备仲裁员专用桌椅;大型仲裁庭要设置仲裁员专用进出门,旁听席与仲裁席用80㎝高实木隔开;仲裁庭要悬挂庭徽、庭审纪律牌,设置各席位铭牌。

  仲裁庭面积在50-80 m2以上的,旁听席可设15-20位;仲裁庭面积在30-60 m2以上的,旁听席可设10-15位;仲裁庭面积在30-40 m2以上的,旁听席可设10位。大型仲裁庭可视实际情况设置足够的旁听席位。

  仲裁庭庭徽由省劳动争议仲裁办公室统一购置。

  五、仲裁庭设备

  仲裁庭设备应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要求,提高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仲裁庭应配备专用电脑、打印机、扩音设备;有条件的地区要配备录音、录像设备,多媒体投影设备,接驳电话、电视、上网等接口设备。

  六、实施步骤

  全省仲裁庭达标计划按"分级负责、分步实施、全面推进、考核验收"的原则,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准备阶段。从2002年11月起至12月31日止。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设置仲裁庭的情况自摸自查,作出客观评估。对已设置仲裁庭但面积、设施、设备达不到要求的仲裁机构,要制定进一步完善仲裁庭的方案和实施步骤;对未设置仲裁庭的仲裁机构,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仲裁机构仲裁庭达标的方案和实施步骤。对仲裁庭达标有问题和困难的仲裁机构,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措施;需要申请资金的要统筹考虑,争取纳入预算或申请专项经费。

  (二)实施阶段。从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各级仲裁机构要制定排期表,争取仲裁庭早日达标。其中:地级以上市尚未设置仲裁庭的,在2003年4月前全部达标;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设置的仲裁庭,在2003年8月前全部达标;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劳动仲裁机构设置的仲裁庭,在2004年8月前达标;个别受客观条件限制确实困难的仲裁机构,其设置仲裁庭也必须在2004年12月前达标。

  (三)验收阶段。根据各级仲裁机构不同的达标时间,省仲裁办将组成考核验收组,对各级仲裁庭达标进行综合验收。具体时间是:地级以上市在2003年6月前通过验收;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在2003年8月至12月通过验收;山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在2004年9月至12月通过验收。

  仲裁庭达标验收分三个步骤进行:

  1.自行申报。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仲裁庭设置,并达到仲裁庭设施、设备要求,经自评自审认为达标的,填写《广东省劳动仲裁庭达标申报表》,向省仲裁办申请仲裁庭达标验收。

  2.考核验收。接到各仲裁机构的《劳动仲裁庭达标申报表》后,省仲裁办将对材料进行初审,认为符合达标条件的,考核验收组到实地进行综合验收。通过验收的,作出书面综合验收意见;未通过验收的,作出书面综合评估意见。

  3.达标授牌。对通过综合验收的仲裁庭,将根据仲裁庭达标的不同程度和要求,由省仲裁委分别授予不同的标志牌:对符合专业化要求,仲裁庭设施齐全,达到标准面积的仲裁庭,授予"达标仲裁庭"标志牌;对符合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要求,仲裁庭设施、设备齐全,达到标准面积,装修标准较高的仲裁庭,授予"星级仲裁庭"标志牌。星级仲裁庭从三星开始,最高为五星;星级越高,标准越高。

  七、组织领导

  仲裁庭达标是劳动保障部门的一项形象工程,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我国加入WTO实现劳动仲裁与国际接轨的应对措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要亲自过问,全力支持,为本级仲裁庭达标创造条件;各级劳动仲裁机构领导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为实现仲裁庭达标出谋划策;全省各级劳动仲裁机构工作人员要齐心协力,团结一致,为早日实现我省仲裁庭全覆盖作出应有贡献。[page]

  二○○二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

广东省劳动仲裁庭达标申报表

  单位名称

  达标时间    申报种类

  仲裁庭面积    仲裁庭数量

  仲裁庭设施

  仲裁庭设备

  仲裁机构申报意见  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省仲裁办验收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

  备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劳动纠纷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8103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如何调取劳动仲裁庭审笔录
劳动仲裁卷宗当事人可以复印,结案后,劳动者如果对裁定书不服,可以委托律师去复印,然后申请法院撤销该裁定。庭审笔录是劳动仲裁庭审情况的集中反映。
劳动争议仲裁开庭庭审程序
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案件庭审笔录-仲裁
劳动仲裁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劳动仲裁,员工辞职后申请劳动仲裁,必须开庭审理
开庭仲裁是在仲裁庭的主持下,组织申请人、被申请人、委托代理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对发生纠纷的事实进行调查,对纠纷争议的焦点和责任的承担进行辩论的程序。  开庭仲裁可
劳动仲裁庭审相关
涉及具体开庭举证质证建议委托劳动律师为妥。
劳动仲裁庭审该如何答辩
只要提出你的观点和依据就可以了。
劳动仲裁庭审
你可以不予认可,说明理由。
如果在放牛期间发生事故或死亡,我是不负责任的,这份合同有效吗?
合同是否有效的标准是以真实签字为准,而非份数为据
造黄谣犯法吗?
造谣犯法,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严重的触犯刑法。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造谣根据具体情节涉
如何查询案件编号?
案件编号就是案号,是法院立案后,对收到案件根据案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并进行登记,所分配的案件号码。法院案件查询的方式:(1)到所在法院的网上服务平台查询;(2)到
第一次叫我叫300块钱激活什么?
你好,签订贷款合同了吗
被道德绑架消费怎么办
法律分析:道德绑架并不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只是对他人进行在道德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希望他人做出与施压人希望的行为的一种行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