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库

共收录 303233 条法规今日更新 50 条法规

您的当前位置: 找法网 > 法规库 > 正文

朝阳市构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工作实施方案

发布部门:朝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字号: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公布日期:2014-04-03

施行日期:2014-04-03

时效性:已失效

字号

  2013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工作,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优质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果。为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内涵,继续提升社会建设水平,市政府决定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十分钟便民服务圈”构建工作,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积极探索和运用行政、市场、信息化手段,推动群众性互助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实现社区公共服务广覆盖。建立公共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志愿互助服务有效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需求与服务高效对接的“十分钟便民服务圈”,真正让市民享受到食住行医等全方位服务。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

  (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三)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的原则。

  (四)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

  三、工作内容

  (一)十分钟生活服务圈

  1、十分钟家政服务圈

  一是健全服务体系。对各类服务资源登记造册,优化现有网点布局,重视项目引入,支持连锁经营,突破地域限制,增加志愿者队伍开展自助性服务。

  二是抓好特色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推出精品项目。社区与各类商业网点签订服务协议,合理布局早餐和快餐供应、家庭保洁、上门维修、商品配送等市场化服务站点。

  三是强化保障措施。及时发布需求信息,鼓励全民创业,支持失业、无业人员在居民区创办餐饮、家政等服务网点,落实登记、税收、信贷等优惠扶持政策。

  2、十分钟就业服务圈

  一是完善网络服务平台。建成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网络信息平台,就业机构设立社区就业工作机构,搜集用工信息,指导社区就业。

  二是做好社区就业工作。社区设立专人解答各类就业政策咨询,指导社区居民查询、办理就业等相关业务。

  三是实现信息与需求循环对接。社区建立失业人员数据库,实现信息与需求及时对接。同时反馈未就业居民的求职需求,由就业部门再次搜集岗位信息,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利用最大化。

  四是提高失业居民创业能力。充分利用普惠制就业培训基地,结合失业人员意愿开设培训课程,鼓励支持失业人员自己创业,认真落实各项创业扶持政策。

  五是充分发挥妇女就业服务机构作用。通过妇联创办、妇女领办、合作联办等方式,组织用工洽谈,开展劳务输出,依托社区开展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养老服务、月嫂、育婴嫂等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失业妇女实现就地灵活就业。

  3、十分钟环卫、物业服务圈

  一是创新社区环卫物业管理体制。整合相关机构及职能,重点对管理交叉和空白内容进行职责确认分工,保障难点工作。对政府、社区、居民以及物业管理组织各自义务进行明确,合理确定服务收费项目、标准,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工作机制。

  二是建立弃管小区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小区物业管理退出约束机制,确保相关手续、设施、账目、资金不流失,落实物业管理保证金制度,弃管期间及时交付临时管理单位使用。没有缴纳保证金的,由社区、街道及时抽调人员进行临时保洁,环卫部门负责临时垃圾清运。在一定期限内不能聘用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决定不再聘用物业服务企业的,及时纳入老旧小区管理范畴,并明确维修基金使用等相关政策。

  三是推进老旧小区基本物业管理全覆盖。由社区在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划定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区域,根据区域不同特点,按照有日常保洁、有保安巡防、能够简单绿化的基本物业管理标准,实行政府提供人员支持,社区组织指导,业主自我管理,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要切实发挥党员居民的带头参与作用,探索建立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四是建立物业管理长效保障机制。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明确主体责任,建立服务标准及评价体系,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确定老旧小区的维修资金来源,加强业主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创新物业费缴纳方式,建立全民除雪和社区清洁日制度。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加强管理设施建设,设置楼道宣传栏、张贴版,减少乱贴乱画现象。提高垃圾清运、处理能力,实现日产日清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研究在街道或更大层面成立专业物业服务机构的可行性,促进各类人员就业。

  4、十分钟养老助残帮困服务圈

  一是全面建设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室,健全老年人基本信息档案,采取上门、日托、临时帮助等方式,对城镇“三无”老人、低保及低保边缘户老人、困难优抚对象和临时求助的其他老人开展全覆盖服务。要列清服务项目,建设信息平台,引导信誉好、实力强的社会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养老服务,实行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推进服务市场化。

  二是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依托街道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和社区社会救助协理员,建立“一门式”受理制度。加强慈善超市建设,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组织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建立以政府救助、慈善募集、志愿者行为、社会和企业奉献爱心等方式相互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社区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联系点,保证救助管理机构及时施救。

  三是健全社区残疾人组织,将残疾人列为便民服务的重点对象,建立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加强社区及相关服务站(点)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开展生活保障、康复、维权、就业、托养等各方面服务。

  5、十分钟出行服务圈

  了解居民出行需求,延伸公共交通网络,优化城市公交线路布局,增设公交车和出租车停车点,乘降半径500米以内的站点不低于90%,乘降半径300米以内的站点,中心城区不低于70%,城市建成区不低于50%。推广社区服务站代订飞机票、火车票、长途客车票服务,建立社区与售票处、旅行社、出租车公司的联系,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继续落实《辽宁省老年人权益保护条例》关于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优惠政策。

  6、十分钟购物服务圈

  合理布局大型商场,增强辐射能力,加强必备型商业网点配置。鼓励开办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简化审批手续,落实优惠政策。发挥电话、网络等新兴购物载体作用。建设以社区公益性蔬菜直销店为重点,集鲜活农产品生产、物流配送、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统一设置门店标识和计量设备”的原则,切实保障质量安全。支持相关机构整合金融服务,延伸刷卡消费功能,扩大代缴服务范围。

  (二)十分钟卫生服务圈

  一是构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科学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心电图、化验仪器、氧气瓶、血糖仪等检验治疗设备。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服务对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诊疗,为病人提供往诊服务。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提供零差价服务。

  二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70%以上,每年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尿八项、心电图、血脂、血糖等项目检查,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四次体检,对高血压、Ⅱ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随访。逐步配备心理健康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三是组建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根据服务人口数量、分布确定服务单元,由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组成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与重点病人建立联络,确保病人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救治。

  四是提供计划生育相关服务。为社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咨询、指导,免费发放避孕药具。每年为辖区内无工作单位已婚有偶育龄妇女开展两次“三情”服务。开展“幸福家庭”创建活动,组织培训育婴员、母婴护理员,提高婴幼儿早期教育水平。

  五是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统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识、服务设施及人员着装,公示服务范围、内容和热线。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监督员,开展卫生知识宣传,讲解政策,引导居民优先选择社区卫生服务。

  (三)十分钟平安服务圈

  一是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责任明确”的原则,合理设置社区网格,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建立信息员队伍,指导居民处理自治事项,建立政府与居民的沟通渠道。实行定期走访、挂牌上岗、限时办结、首问责任、快速处置的工作制度。

  二是建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区警务室建设,实现“一区一警”,坚持日常坐班。建立由城管、民警、辅警、保安、联防队、志愿者组成的巡防组织,开展错时交叉巡逻、邻里守望、联户联防,加强对燃放鞭炮、私搭乱建灵棚、乱烧纸钱等现象的整治治理,加强对背街小巷等案件易发高发部位的治安防范,加强对老旧小区、偏僻路段的监控设置。

  三是推进司法工作进社区。向社区派驻司法干警,做好人民调解、矛盾排查、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工作。加强多方调处和对重点人群帮教帮扶、职业培训和就业介绍,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监管,建立紧急事件应急响应和日常管控机制,确保“12348”法律援助专线平台线路畅通、专人值守、及时解答。通过集中受理、分散服务,实现援助下移、主动服务,引导当事人采用非诉讼方式解决纷争,实现案结事了。

  四是大力维护青少年权益。对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单亲家庭未成年子女、孤儿等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排查建档,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帮扶教育和日常管理,开展人身安全、防灾防火、交通安全、食品卫生、拒绝毒品、心理健康等辅导,向未成年人及其家长宣传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常识。严厉整治社区周边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等场所违规经营行为,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五是开展经常性安全教育。加强基层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开展社区消防常识宣传,实施消防志愿者“萤火虫计划”,对家庭、社区、学校、单位、人员密集场所开展经常性消防演练。

  六是及时解决居民合理诉求。建立信访部门与社区联系卡,实行网络信访专人管理,为信访人反映情况、提出诉求、查询信息及办理结果提供便利条件。加强信访工作源头治理,做好信息收集和形势研判、纠纷调处,引导信访人依法、逐级、有序反映问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四)社区十分钟科教文体服务圈

  一是广泛建设社区文体活动场地、设施,合理布局小区规划。有条件的县(市)区要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或全民健身广场,新建小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时要合理设置活动广场和室内活动场所,各类公园、游园要增设活动场地和器材,社区要设立科普活动站、文体活动室,建设社区书屋并设立图书流通站,因陋就简建设文化长廊、阅报亭、科普墙等宣传阵地,逐步实现社区健身路径100%覆盖。推进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公共体育设施以及单位体育场馆免费开放进程,满足居民科教文体服务需求。

  二是健全科普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按照《朝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大力建设社区科普协会,组建科普志愿者队伍,增加科普益民服务站,举办流动科普讲堂和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民基本科学素质。

  三是设立各类社区教育组织。整合利用社区资源,建立健全社区各类学习组织网络,以朝阳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成立“朝阳广播电视大学社区教育中心”,设置菜单化课程,建设居民在家中注册、登陆的网络学习平台,配齐授课教师和视频课件,定期不定期开展社区教育。

  四是建设社区文体活动队伍。精选优秀的专业艺术人才,以戏剧、歌舞、主持、创作、表演、器乐等为主要内容,定点深入社区进行辅导,指导社区组建文化活动队伍,适时开展文艺汇演活动。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和全民体质监测工作站,加强各级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和社区体育组织建设,引导不同层次群众以多种形式参加健身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研究,制定规划,配备专门工作力量,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成员单位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设立工作联络员,加强与本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联系。从2015年起以奖励形式提高社区工作经费支持力度,对上年工作先进的社区奖励经费2万元,达标的社区奖励经费1万元。城区所需资金由市财政补助50%,县(市)由本级财政自行解决。

  (二)进一步加强社区公益性岗位人员管理。清理整顿全市公益性岗位,人员分配向社区服务领域倾斜。将社区工作站人员分为管理和服务两大类,实行因岗设人、一人多岗,由社区根据劳动强度和难易程度自行定人、定岗、定责,建立能进能出的社区用人机制,切实发挥社区公益岗位人员的应有作用。以前在物业管理公司服务或被其他单位借出的人员要全部调回,禁止任何单位、组织向街道、社区借用人员。私自向外部借出人员的,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发挥党员居民的带头参与作用。深化“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明确党员进社区的首要职责是带头参与物业管理、建设文明楼道,探索建立楼道党组织,真正做到“亮身份、践承诺、固堡垒、当先锋”,带头履行居民义务,带头担任楼栋长,带头制定居民公约,带头发出文明倡议,带头维护社区设施和管理秩序,真正发挥党员带群众的示范作用。

  (四)加强工作督查和舆论监督。各级政府每年要制定工作量化责任目标,党委政府督查机构要定期对构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市构建“十分钟便民服务圈”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工作简报的作用,工作不力的,要予以通报。朝阳广播电视台要将便民服务方面的咨询、求助、投诉融合到“利民热线”节目,设立服务专栏和投诉专线,加强对具体服务活动的全程监督。

免责声明: 找法网法规库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政报、媒体等公开出版物,对本文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核对正式出版物、原件和来源。全国客服热线:400-666-2035。

扫一扫关注,了解更多法律知识

遇事找法,从找法网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