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

释义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征用管理制度。在战争期间,国家和武装部队根据需要,对单位和公民个人的房屋、场所、设施、运输工具、工程机械等实施紧急征用,是补充战时迅速组建扩建部队,提高部队的机动和运输等后勤保障能力,保证战争胜利的必要条件。在现代战争中,武装部队进行作战和实施扩编所需要的物资保障能力要求高,世界各国普遍采取征用措施,并对调用征购军用物资和设施的范围、对象、时机、权限、惩处等,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第48条规定:“国家根据动员需要,可以依法征用组织和个人的设备设施、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国务院、中央军委1995年2月24日颁布的《国防交通条例》第51条规定:“扰乱、妨碍军事运输和国防交通保障”“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战时拒绝征用,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军事征用,是指在战争或类似战争等紧急情况下,出于军事需要而依法有偿使用武装部队以外的其他任何单位包括机关、团体、党派、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财物及其劳动力,包括房屋、场所、机器、设施、交通工具、粮草、药品、衣服等一切急需物品以及公民个人的劳动力。一般情况下,由执行作战任务或者其他类似任务的武装部队的指挥人员决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亦可决定进行军事征用。军事征用属于有偿征用,但这不是说在执行军事征用的当时就要给予补偿。当场无法给予补偿的,执行军事征用的单位应当给被征用人当场开具征用证明,在以后有可能时再行补偿。补偿的数额则仅限于由于军事征用造成被征用人的直接经济损失。所谓拒绝,是指拒不接受军事征用,既可以是对有关单位的征用通知置之不理,依然我行我素,经教育仍不加以改正,又可以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绝征用。方式如何,并不影响本罪成立,只是本罪量刑时应当考虑的情节。   拒绝军事征用的行为必须发生在战时,才能构成本罪。依照本法第451条的规定,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过敌突然袭击时。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者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以战时论。虽有拒绝军事征用行为,但不是发生在战时,亦不可能以本罪论处。   根据本条规定,只有战时拒绝军事征用且情节严重的,才可构成本罪。虽在战时拒绝了军事征用,但不属于情节严重,亦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拒绝征用的;煽动多人拒绝征用重要急需要物品的;因其行为始误战机的;造成作战失利的;影响军事任务完成的;造成严重伤亡后果的;等等。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的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动机不影响定罪。过失不构成本罪。


相关问答
相关案例
被告涉两项罪名指控,成功为其中一罪指控做无罪辩护,仅一罪获刑
2014年7月10日,被告人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后,主动交代了上述信用卡诈骗犯罪事实。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2年1月,被告人徐某向中国X设银行申领信用卡(卡号为XXXXXXXXXXXXXXXX)1张,后在明知无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多次持该卡透支消费、取现,累计透支本金人民币39,107.26元....[查看详情]
  • 组织残疾人乞讨罪以下为化名案情该案是2006年刑法修订时新增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后,北京市首例以该罪被起诉的案件。据了解,组织残疾人乞讨罪是由2006年6月底开始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六)》第十七条规定的,归入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该法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手段组织残疾人或者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乞讨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3年....
  • 2,2016年徐某涉嫌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审查起诉阶段取保候审,证据至上二罪变一罪终获缓刑。当事人女大学生徐某6月28日入职“销售”公司,7月24日徐某在公司被公安机关搜查同时抓获,侦查阶段会见徐某并了解情况:“刚刚名牌大学毕业,才领取6月份三天工资,连公司销售流程都还不清楚就被抓了。”侦查阶段递交取保候审申请书无效,李晓明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通过....
  • 涉嫌盗窃罪、传授犯罪方法二罪:最终只按盗窃罪一罪的法定最低刑判处(真实案例)【案情简介】被告人杨某19岁,年轻爱上网,在网上学会了“FD”抓包软件的操作,且结识了很多年龄相仿的朋友。在网络和QQ聊天中消磨时光。2017年1月初,杨某玩手机时看到QQ群中有人说杭州某公司APP软件存在漏洞。杨某叫醒隔壁的朋友彭某想让其帮自己一起操作电脑利用“FD”插件侵入服务器....
  • 某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一审刑事判决书审理经过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检察院以哈阿检刑诉(2015)204号起诉书指控被告人某某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于2015年9月30日向本院提起公诉,本院于当日立案,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15年10月21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支持公诉,一审答辩情况被告人某某对公诉机关指控的犯....
相关知识
  •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
      战时拒绝、逃避服役罪,是指战时兵役部门向公民发出应征服役通知,公民拒绝或者逃避兵役部门的应征,情节严重的情形。
    2018.08.27已阅读:39467
  • 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
      对战时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罪,是指战时有关生产、销售单位无正当理由拒绝、故意延误军事订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军事订货秩序。军事订货是军事部门根据国防需要,向军工部门或者其他经济部门订购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活动。军事订货是保证部队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供应,满足国防需要的主要手段。
    2018.08.27已阅读:46123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是指在战时情况下,公民对国家、政府和武装力量征用其所属的房屋、车辆、场地等作战所需的物资,能够提供而拒绝提供,情节严重的行为。
    2018.08.27已阅读:11769
  • 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罪犯罪构成
      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的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主体。战时拒绝军事征用的行为,可以由公民个人实施,也可以由单位实施。但刑法第381条只规定了自然人的刑事责任,没有规定单位的刑事责任。
    2018.08.27已阅读:33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