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吓威胁罪的规定

更新时间:2022-06-16 11:33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导读:
恐吓威胁罪目前在我国现行法律没有规定此罪,对于严重的恐吓威胁的行为,可能会构成寻衅滋事罪,情节较轻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会予以拘留或罚款的处罚。寻衅滋事罪的量刑标准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立案标准是行为人有随意殴打他人情节严重的;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严重等行为。
恐吓威胁罪的规定
一、

恐吓威胁行为如何处罚

一、恐吓威胁行为如何处罚存在恐吓威胁行为,这个行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理。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
浏览全文
二、

威胁恐吓可以报警吗

一、威胁恐吓可以报警吗如果真的是被别人威胁、干扰了你的正常生活或是威胁到了你的人身自由或人身安全的,当然可以报警。《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1、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2、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3、捏造事实诬告...
浏览全文
三、

短信恐吓构成犯罪吗

一、短信恐吓构成犯罪吗视情况而定,如果情节严重的,干扰到正常生活的话可以报警处理,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的措施,情节严重者会按照寻衅滋事罪追究对方的刑事责任。《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
浏览全文
四、

用刀威胁恐吓别人算是什么罪

​一、用刀威胁恐吓别人算是什么罪持刀威胁他人,肯定是违法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浏览全文
五、

有恐吓录音可以定罪吗

一、有恐吓录音可以定罪吗恐吓罪要量刑却需要实质证据;例如:书面,短信或录音,但是单纯的恐吓行为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说轻点就是治安事件了。有恐吓的录音没有其他行为的,是很难对当事人追究刑事责任的,一般只会对当事人进行治安管理的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
浏览全文
六、

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恐吓是以加害他人权益或公共利益等事项威胁他人,使他人心理感到畏怖恐慌,威胁恐吓行为是违法行为,那么大家清楚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呢?接下来由找法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知识,欢迎大家阅读!威胁恐吓应当承担什么法律后果存在恐吓威胁行为,会受到治安处罚或者触犯《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或者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
浏览全文
七、

男子假扮暗网黑客骚扰前女友发死亡威胁,恐吓量刑标准是怎样的

一、男子假扮暗网黑客骚扰前女友发死亡威胁8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依法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对男子周某批准逮捕。松江区检察院介绍,2021年3月,年轻姑娘小王的QQ号被盗,正当苦恼之际,好友突然联系她说盗号者发来消息:“游戏号我收下了,QQ号可以还给你”,而且告知了修改后的密码。账号的失而复得后,小王发现好友...
浏览全文
八、

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怎么处罚

一、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怎么处罚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多次聚众斗殴的;(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会秩序严重混乱的;(四)持械聚众斗殴的。尚未构成犯罪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
浏览全文
九、

恐吓威胁罪立案标准处罚

《刑法》中并没有恐吓威胁罪这一罪名。但是恐吓威胁的行为,情节恶劣的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其量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
浏览全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恐吓罪判几年
恐吓罪判几年
犯罪知识
威胁,恐吓人,法律怎么定罪
威胁恐吓的判刑规则:<br/> 1、行为人恐吓他人且情节恶劣,破坏了社会秩序的,构成寻衅滋事罪,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br/> 2、如果纠集他人多次威胁恐吓他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则应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恐吓威胁敲诈报警,被恐吓威胁,可以报警吗
收到威胁恐吓可以到当地警方进行报案,寻求帮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微信恐吓威胁,微信恐吓威胁
你好,及时报警处理吧
关于恐吓威胁
建议报警处理。
遭受恐吓威胁
告诉他公开你的私照是违法行为,严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
妨害公务罪具体如何判刑
妨害公务罪的判刑: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br/> 法律依据:<br/>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br/>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br/>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br/>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br/>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br/>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证人与被告人之间是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吗?
法律分析:证人是以自己所知道的事实为案件作某方面证明的人。第三人是自身与案件审理结果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处于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可以单独提起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五十六条 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七十二条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国外有类似寻衅滋事罪的罪名吗
法律分析: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条件: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无事生非,起哄捣乱,无理取闹,殴打伤害无辜,肆意挑衅,横行霸道,破坏公共秩序的行
请问一下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怎么定罪处罚
隐瞒犯罪所得罪既遂的定罪处罚:<br/> 1、只要行为人对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实施了以一定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即定隐瞒犯罪所得罪;<br/> 2、犯本罪既遂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犯罪情节严重的,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br/>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br/>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审请法院强制执行,可以在网上立案吗
申请强制执行,一般应当向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向其规定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四条<br/>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br/>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br/> 第二百二十六条<br/>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判决书需要公告送达吗
公告送达需要前置条件,即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穷尽其他送达方式无法送法时,才可适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二条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