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和转正签两份合同

更新时间:2021-10-11 15:32 找法网官方整理 人浏览
导读:
试用期是指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是否合格进行考核,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是否符合自己要求也进行考核的期限,这是一种双方双向选择的表现。那么试用期和转正签两份合同?下面就跟着找法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
浏览全文
艾米2003年1月进公司,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试用三个月,试用期后工资增加300元。4月、5月均没有增加工资,艾米几次去问,公司均不予正式答复,艾米仍拿着试用期工资。艾米觉得转正无望,提出与单位解除关系。单位不同意,认为她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应当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或者继续工作一个月才能离开。艾米不同意,自行离开公司。单位扣下她最后一个月的工资未发...
浏览全文
案情简介:艾米2003年1月进公司,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仅口头约定试用三个月,试用期后工资增加300元。4月、5月均没有增加工资,艾米几次去问,公司均不予正式答复,艾米仍拿着试用期工资。艾米觉得转正无望,提出与单位解除关系。单位不同意,认为她没有提前三十天通知,应当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或者继续工作一个月才能离开。艾米不同意,自行离开公司。单位扣下她最后一个月...
浏览全文
试用期签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转正不需要再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
浏览全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还有疑问?立即咨询律师!
33344 位律师在线
1 分钟提问
5 分钟内解答
立即咨询
26秒前 用户188****9876 提交了咨询
相关知识推荐
试用期可以签订试用期合同,转正在签转正合同吗
你好,只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达成一致便可以签订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
试用期转正需要多久
试用期转正需要多久
劳动合同纠纷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已超出试用期限还未交社保和转正,没有签试用期合同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试用期虽然与转正后的正式劳动关系相比具有灵活用工的特点,但试用期劳动关系也属于劳动关系的一部分,建立试用期劳动关系,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试用期口头转正,然后没有签转正合同
要求公司和你签合同,如果公司拒绝,注意保留证据,一旦出现纠纷,可以先去认定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试用期和转正合同可以分开签吗?
员工入职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合同不能单独签订,否则视为无试用期。
试用期转正要签什么手续
试用期转正要满足以下流程: 1、填写《转正申请单》,行政人事会根据与劳动者签定的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提前通知到使用部门,要求填写《转正申请单》; 2、转正员工总
试用期签试用期的合同,转正以后再签转正合同合法吗
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试用期满即为拟转正的时间。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
满五唯一交哪些税
满五唯一交哪些税
个人所得税
试用期劳动合同和转正必须分开签吗
一般正式合同中包含试用期条款,试用期并不单独签劳动合同
我想抱怨公司应该如何随意扣除员工工资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克扣劳动者的工资,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违法的。
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老板不发工资怎么办
拖欠劳动报酬争议
请问我16岁在工厂上班,一天工资170,今天因为特殊原因矿工了,要罚款400合理吗
用人单位罚款规定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用人单位不可以对工人进行罚款,如果劳动者对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进行经济损失的赔偿,但是不得超
工资3000,睡岗罚1000,合法吗?
法律分析:原则上用人单位不得对员工工资进行扣罚,除非员工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实际的经济损失,或者按照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对员工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