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1-01-220人已阅读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了关于工伤的一切事项,从工伤申请、认定到赔偿。那么,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呢?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的有关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随着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好,现在很多劳动者都有购买工伤保险,让劳动者在因公受伤的时候,也有保障,什么是工伤保险条例呢?工伤保险条例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关于这些问题,找法网小编整理了下面这篇文章,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工伤保险条例?
《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法律条例,于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自施行以来,对于及时救治和补偿受伤职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了解决出现的问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认真总结条例实施经验的基础上,于2009年7月起草了《工伤保险条例修正案(送审稿)》,报请国务院审议。
《工伤保险条例》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而制定的法律条例。那么工伤保险条例都有哪些规定?下文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婚姻是非常受人们重视的,虽然说现在有很多人都忙于工作,但是遇到真爱的还是想要结婚,有一个安安稳稳的家也才能够为...
最低工资制度是国家层面以法律形式干预工资分配并保障低收入劳动者基本生活的制度,也是政府调节经济活动、保障劳动者...
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即劳动者与所在单位之间因劳动...
医保指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和社会根据法律法规,在劳动者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保险制度。那么下面为你整理了职工...
年底将至,农民工工资又成为了年底的一个热门话题。很多农民工在外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结果却遭遇拖欠工资,这时候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