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知道,上市公司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其股权转让的限制还是较多的。那么,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限制规定有哪些呢?有哪些法律依据呢?股权转让有哪些方式呢?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上市公司股权转让限制规定1、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因司法强制执行、继承、遗赠、依法分割财产等导致股份变动的除外。2、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因司法强制执行、继承、遗赠、依法分割财产等导致股份变动的除外。3、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1)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2)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25%)。(3)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4、短线交易: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收回其所得收益。二、法律依据新公司法第141条规定:“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上述人员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公司章程可以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作出其他限制性规定”。
经常有一些读者或者网友向笔者咨询,公司能否对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作出限制性规定?这对于很多员工持股企业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企业从公司的稳定发展出发,对股东的持股及转让均作出限制,而员工在接受股份时往往并无异议,或者虽有异议,但出于利益考虑并未提出,在股权转让时受到限制就会感觉不公平,于是质疑这些限制的合法性。公司对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的限制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规定员工离开公司时必须撤资退股或者转让出资;二是规定如果股东死亡,限制其继承人继承股份;三是规定股东转让出资只能转让给公司其他股东;等等。
大家好,我是找法网特约嘉宾律师:陈平凡。上市是公司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上市公司是把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分成若干份,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大家都可以买这种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与一般公司相比,上市公司最大的特点在于可利用证券市场进行筹资,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上市公司也是公司,其和非上市公司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1、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股份公司对财务批露要求更为严格;2、上市公司的股份可以在股票交易市场交易流通,非上市公司股份不可以在证交所交易流通;3、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间的问责制度不一样;4、上市公司具备公司开业已满3年以上、其股本总额达5000万以上等上市条件,非上市公司则不需要具备这些条件。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二十条
您好,具体看股权是如何转让的,需要签订转让的协议,办理相关的登记变更。
你好,是什么时间限制
根据公司章程办理
你可以找专门的机构帮您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