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多视角认识执行难

更新时间:2019-07-04 09: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目前法院内外都叹执行难,它已成为法院工作的瓶颈,严重妨碍了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的实现,一些法院甚至陷于执行难的恶性循环,沉重的负荷压得法院、法官直不起腰来。人们思索着,改革着,但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纵观各种观点,大多是从法院、从执行工作的视

  目前法院内外都叹“执行难”,它已成为法院工作的瓶颈,严重妨碍了“公正与效率”司法主题的实现,一些法院甚至陷于执行难的恶性循环,沉重的负荷压得法院、法官直不起腰来。人们思索着,改革着,但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纵观各种观点,大多是从法院、从执行工作的视角思考的,有的虽然也涉及到了体制问题,但仍局限于法院这个视角,视野、思路太窄,采取的各项改革措施当然囿于现有的框架内,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笔者基于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就此谈些粗浅的认识,以企抛砖引玉之效。

  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执行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这是应当肯定的,但从市场和法律等方面考察,我国目前的经济则呈现明显的不成熟性、缺陷性和无规则性,非市场、非法律、非经济因素太多太浓,许多深层次矛盾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不少方面和许多地方经济是呈病态发展趋势的,产生了形形色色的经济怪胎。对此,高层己有清醒认识,进行过多次经济环境、市场秩序的整治,但由于对经济运行规律认识不深、不准,过多依靠行政权力和非市场、非法律、非经济手段,致使整治无法取得根本性成效。由于经济的不成熟性、缺陷性和无规则性导致经济纠纷多,且经济纠纷也是病态的、不规则的,不是民商法的制定者、研究者所设计的“纠纷”模型,主体、客体等等不伦不类,这些病态的、不规则的众多纠纷一旦诉至法院,病毒感染,连带的也使审理、执行呈病态性、不规则性,一是审理难,二是执行难上加难,许多案件结果只能是空调白判,沦为“骨头案”、“死案”。这种情况越是在经济欠发达、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越复杂、越严重!

  第二从道德文化等人文角度来看执行难。我国传统的道德文化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的道德文化远未建立,社会主体的道德意识、信用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良性的债权债务意识等普遍低下,世风日下,尔虞我诈的事例比比皆是,产生纠纷诉至法院后常常难以审理和执行。恶性的社会道德文化环境大大加剧了执行难。

  第三从法律、法治角度来看执行难。首先是立法滞后,导致有关执行的法律过于粗略,操作性差、力度差,对此人们己有普遍共识。其次是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低,上至各级领导下到普通公民的法治意识、程序意识和司法理念极淡,严重缺乏对法院、对司法裁判的认同感,法律和司法裁判的尊严和强制力在他们眼中视有若无,有权者,对司法裁判指手划脚;无权者对司法裁判品头品足,就是严重缺乏自觉维护和主动履行裁判的意识和情感,导致司法裁判的主动履行率极低,执行阻力重重。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程度低是制约执行难的关键因素之一。[page]

  第四是从政治层面看执行难。目前,虽然各级领导比较重视执行难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糸列文件力促解决,但从根本上讲,仍局限一般性工作角度,没有将执行难真正提升到政治层面来认识和思考,没有联糸政治责任、政治纪律、政治文明和国家体制等来认知和研究解决执行难,说到是缺乏“执政为民”的理念,认为个案公平正义实现与否无关政治大局。缺乏强有力的政治支撑是不可能解决执行难的。

  第五从法院与当事人关糸角度看执行难。目前许多地方,法院和当事人双方都严重扭曲了相互关糸,误解了司法功能,导致角色错位,不少债权人毫无诉讼风险意识和执行参与意识、责任意识,一旦将纠纷诉至法院,就视若债务转移,有的法官、法院也抱着这种意识,大包大揽,实际上将法官、法院错置为原告的“被告”和被告的“原告”,法院承担了所有的诉讼义务、责任和风险,严重了背离了司法的被动性、中立性,违反了司法规律,弄得法院不是法院,当事人不是当事人。笔者亲历亲睹,相当多的个案执行难就是这种背逆思维造成的,尤其应引起注意的是这种错误思维己演化为社会惯常思维,流毒极深。

  凡此种种都跳出了法院自身的视角,视野、思路大开,还可以思及很多。既然如此,解决执行难,就必须宏观与微观兼顾协调,除了法院自身完善机制、体制,改进方式、方法,强化内功外,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法律,也不能局限于法院,更不能局限于执行本身,而是一项涉及经济、政治、法治、道德、文化等等的综合性宏大工程,需要全党全国全民广泛参与,群策群力,持久努力,果能如此,定有一日执行不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法院执行难
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判决书、对方财产情况证明。
2017法院执行难攻坚
你好,民事判决所确定的义务已经履行完毕的,申请人不能再申请强制执行。 这种情况下,被执行人要向执行法院提交义务已经履行的证明或者证据,法院审查确定后,会裁定不予执行。
行政诉讼执行难与民事诉讼执行难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律师解答动态
你已经告知他妈妈,这很好。不过从保障安全角度,建议报警。毕竟情况紧急,报警能让有能力处理这类危机的人
可以一次性补交,需咨询当地社保局具体政策。
根据《劳动法》,提前离职也应支付已工作期间的工资,公司规定无效。建议您维权。
您好,可以先协商沟通处理,不成,再向法院起诉解决,要求赔偿损失。
您好,离婚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是协议离婚,第二种是向法院起诉离婚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15分钟前
根据《合同法》,若未签订书面协议,您有权要求退还未消费部分的费用。建议先与对方协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