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缓执行的依据有哪些

更新时间:2018-07-05 14:04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暂缓执行是指执行程序开始后,人民法院因法定事由依职权或根据当事人、其他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决定对某一项或几项执行措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供担保暂缓执行的一种制度。那么暂缓执行的依据有哪些?怎么才能申请暂缓执行?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介绍暂缓执行的依据。

  暂缓执行只能发生在执行过程中须有法定的事由出现。暂缓执行只是暂时的停止执行申请暂缓执行必须提供担保,待法定事由消失后应立即恢复执行。

  一、暂缓执行期限

  根据,《暂缓规定》第十条的规定,一般不得超过三个月,因特殊事由,可以适当延长,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三个月。日期从执行法院作出暂缓执行决定之日起计算。暂缓执行的决定由上级人民法院作出的,从执行法院收到暂缓执行决定之日起计算。

  二、暂缓执行的依据

  1、《民事诉讼法》第212条:“在执行中,被执行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暂缓执行及暂缓执行的期限。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的,人民法院有权执行被执行人的担保财产或者担保人的财产。”

  该条是暂缓执行的基本法律依据。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63条:“受委托人民法院遇有需要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情形,应当及时函告委托人民法院,由委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在此期间,可以暂缓执行。受委托人民法院不得自行裁定中止或者终结执行。”

  第264条:“委托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受委托人民法院应当函告委托人民法院,由委托人民法院通知驳回或者作出中止执行的裁定,在此期间,暂缓执行。”

  第268条:“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二条的规定决定暂缓执行的,如果担保是有期限的,暂缓执行的期限应与担保期限一致,但最长不得超过一年。被执行人或担保人对担保的财产在暂缓执行期间有转移、隐藏、变卖、毁损等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恢复强制执行。”

  三、暂缓执行的特点

  其特点:(一)暂缓执行只能发生在执行过程中;

  (二)须有法定的事由出现;

  (三)暂缓执行只是暂时的停止执行;

  (四)申请暂缓执行必须提供担保;

  (五)、待法定事由消失后应立即恢复执行。

  以上就是找法网小编整理关于暂缓执行的依据的内容。人民法院对暂缓执行的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对是否暂缓执行进行审查,必要时应当听取当事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你可以上网百度一下,相关法规。
强制执行有哪些
在保证被执行人基本生活的前提下,执行被执行人可执行的财产。。。。
申请暂缓执行
您好,如果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您可以申请中止执行,待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时随时申请执行。如需法律帮助,可以电话联系。
律师解答动态
你好,你是当事人吗?医疗事故吗
刘洋律师
刘洋律师
1分钟前
你好,需要沟通一下具体情况哦,
你好,三个人可以一起到法院起诉追讨。借款纠纷可以搜集证据到法院起诉追讨,需要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欠款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分钟前
与13岁女孩发生性关系,无论是否自愿都按强奸罪论处。即便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也不能仅以教育为主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