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期限是多久
更新时间:2021-05-24 15:5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院会对诉讼作出判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一样。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里,法律还规定了相关的判决执行期限。如果超出执行期限,还没有执行,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那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期限是多久?下面就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期限是多久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利用刑事诉讼程序解决定罪量刑直接有关的损害赔偿问题的一种特殊民事诉讼。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运用,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制度,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

二、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先予执行的条件
附带民事诉讼的先予执行必须符合以下条件:第一,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明确、肯定,没有争议。第二,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对等的给付义务。第三,行使权利具有紧迫性,即附带民事原告人急需实现其权利,不实现其权利将严重影响其生产或生活。例如,故意伤害案件中,不先予执行医疗费,被害人就无法得到及时救治;故意杀人案中,不先予执行被害人抚养的未成年人或老人的生活费用,被害人家属将生活无着,等等。第四,必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出了申请,否则,司法机关不依职权决定先予执行。第五,必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有履行能力,如果被告人确无履行能力,即使原告人提出了申请,也不应先予执行。
三、
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九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由找法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判决执行期限是多久的相关内容。总结一下,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判决里,执行的期限其实是分为两种情况的。如果双方里有一方是当事人的,那么执行期限为一年。如果双方都是法人或者组织的话,那么执行期限就是六个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应该在执行期限内,将要履行的义务全部履行完毕。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找法网律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执行期限超过10年
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的当事人对自已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由于附带民事诉讼处理程序的寄生性的特点,因此附带民事诉讼在处理程序上是依附于刑事诉讼的,它必须以刑事诉讼程序为依托。
第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提起诉讼后,不得变更诉讼请求。在开庭前固定当事人诉讼请求,是民事审判中的一大特点,应适用于附带民事诉讼。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类型是损害赔偿,且被告人极少提出反诉,刑事案件到了审判阶段,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已基本确定,原告人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该提出什么样的诉讼请求,因此固定原告人的诉讼请求,便于审判人员在开庭前依照有关规定,计算赔偿的数额,有利于进行庭审上的调解工作。
第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在提起诉讼时,应一并提交证据材料,被告人应按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原告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复印件,在送达诉状时一并送达给被告人,让被告人提前质证,缩短庭审质证时间,提高庭审效率。
第三、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害人对法医鉴定、价格鉴定有异议的,申请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当在提起公诉前提出,但该鉴定结论经过质证认定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情形除外。被害人得知鉴定结论后如有异议,应及时提出,不得待到审判阶段才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