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的区别
更新时间:2017-05-09 09:58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诉前保全和诉讼保全有哪些区别?对于这两个看似很相同的法律专业术语,相信不少人都分不清楚。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含义却差别很大。为了帮助大家分清楚诉前保全与诉讼保全,小编特为大家搜集了相关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诉讼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保全是指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的不同:
第一、财产保全提出的主体不同。诉前财产保全只能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无权主动采取,另外应注意提出人称为申请人,不能写为原告。发动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的主体有两个,一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二是人民法院。
第二、财产保全提起的时间有别。诉前财产保全发生在诉讼之前;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则是诉讼之后。
第三、法律对提供担保的要求不同。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92条、93条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是“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
第四、法院作出财产保全裁定的时限不同。人民法院对诉前财产保全申请,必须在接受申请48小时内作出裁定;对诉讼中的财产保全申请,人民法院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对情况不紧急的则可以不受此时间的限制。最后应注意的是,财产保全措施解除的条件不同。对诉前财产保全,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的,法院应当主动解除财产保全;对诉讼中的财产保全,则是以被申请人是否提供担保为条件。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上文从四个方面为大家介绍了诉前保全与诉讼保全之间的区别,同时也告诉了大家诉前保全与诉讼保全之间的相同之处。无论是提出主体、提起的时间,还是对担保的要求、法院作出保全裁定的时限,我们都可以看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诉讼保全(诉讼中保全和诉讼前保全)财产保全的区别?先予执行的区别?
同为财产保全 诉前财产保全与诉讼财产保全有许多共同之处 如保全适用的诉讼的类别保全的范围和措施保全的程序等都是一致的。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主要有:1提起的主体不同。诉讼财产保全 一般由当事人提出申请 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依职权主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则只能由利害关系人提出申请 法院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依职权主动采取该措施。2保全的前提条件不同。诉讼财产保全的前提是因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 有可能是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情形;而诉前财产保全的前提是情况紧急 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3是否必须提供担保不同。诉讼财产保全 申请人不是必须提供担保 只有在人民法院责令提供的时候 提供担保才成为必备条件;诉前财产保全 申请人必须提供担保。4裁定时间不同。对诉讼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在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 必须在48小时内做出裁定 对于情况不紧急的 可以适当延长做出裁定的时间;而对于诉前财产保全 人民法院必须在接受申请后48小时内做出裁定 不能擅自延长时间。5保全措施解除原因不同。诉讼财产保全以被申请人提供担保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 即被申请人提供担保的 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而诉前财产保全则以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作为解除保全的法定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