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遗嘱公证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遗嘱是指公民生前依照法定方式,对自己的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预先处分,并在死亡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
遗嘱是指公民生前依照法定方式,对自己的个人财产或其他事务预先处分,并在死亡时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遗嘱公证是指公证处依法证明遗嘱人设立遗嘱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公证遗嘱的效力高于其他形式的遗嘱,对保证遗嘱的真实、合法、有效,保护遗嘱人和继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民事流转具有重要意义。
遗嘱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l)是单方法律行为。遗嘱体现的是遗嘱人本人处分自己财产和死后事务的单方意思表示,只能由遗嘱人本人亲自为之,其他人不能代理,不得干预。
(2)是正式法律行为。遗嘱人设立遗嘱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遗嘱形式,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可以采用自书、代书、录音、口头、公证等五种形式,前四种形式的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在有数份遗嘱的情况下,应以遗嘱人最后设立的公证遗嘱为准。
(3)是遗嘱人死亡后才生效的法律行为。
遗嘱的有效条件是:
(l)公民在设立遗嘱时,必须具有遗嘱能力,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2)遗嘱中处分的财物,必须是属于立遗嘱人自己所有,不得将夫妻共有财产或其他共有财产当作个人财产来处分。
(3)遗嘱必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4)遗嘱内容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法定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
遗嘱公证由遗嘱行为发生地或遗嘱人住所地的公证处管辖。遗嘱人必须亲自到有管辖权的公证处提交申请,并在公证员面前立遗嘱,遗嘱人到公证处确有困难的,公证处可派公证员到遗嘱人的居住地办理。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免费遗嘱公证北京如何办理
办理遗嘱公证,可参考以下内容:
遗嘱按照以下步骤办理公证手续:
1. 遗嘱人自己或者由他人代写好遗嘱;
2. 遗嘱人带上遗嘱书和本人的身份证件等材料到本人住所地或者遗嘱行为发生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
3. 提交公证所需的材料;
4. 公证处依法进行公证。
北京70岁以上老人遗嘱公证流程是什么
老年人遗嘱公证流程如下:
1. 准备公证所需材料和证件;
2. 申请人亲自到公证处申请,并填写表格;
3. 公证员审查资料并提问,确认无误后,当事人在笔录和协议上签字;
4. 发放公证书。
公证处出具遗嘱公证书的条件:
1. 遗嘱人身份属实,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 遗嘱人意愿真实;
3. 遗嘱人证明或保证所处理财产为个人财产;
4. 遗嘱内容合法,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内容完整,文字表述准确,签名、日期齐全;
5. 办证程序合规。
遗嘱公证所需提交的材料:
1. 立遗嘱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或护照;
2. 遗嘱草稿;
3. 遗嘱涉及的财产产权证明,如不动产、交通工具等。在填写公证申请表时,如果遗嘱人有困难,公证人员可代为填写,但遗嘱人需在申请表上签名或按手印。
遗嘱没有做公证有效吗
未进行公证的遗嘱仍然是有效的。在具体操作上,如果遗嘱无争议,可以直接执行;如果有争议,可以通过诉讼至法院来确认其效力。特别是在遗嘱涉及财产较多或情况复杂时,建议寻求专业的法律意见以确保遗产处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处理过程中,既要尊重遗嘱人的意愿,也要保障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这三个新解答内容的语义与原文保持一致,核心关键词也保持一致,并且总字数与原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