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慎重处理拆迁,有一个故事可能对我们有所启发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据明代张瀚《松窗梦语》一书,南京明孝陵建造之前,明太祖与刘基一同前往紫金山选择墓地,登览久之,明太祖累了,坐在一座僧人的坟上休息。他问刘基:你看我的墓地选在哪里好?刘基说:皇上坐处,正是“龙穴”。明太祖说:那这座坟怎么办?刘基答:以礼“迁”移就是了。
据明代张瀚《松窗梦语》一书,南京明孝陵建造之前,明太祖与刘基一同前往紫金山选择墓地,登览久之,明太祖累了,坐在一座僧人的坟上休息。他问刘基:你看我的墓地选在哪里好?刘基说:皇上坐处,正是“龙穴”。明太祖说:那这座坟怎么办?刘基答:以礼“迁”移就是了。明太祖说:普天下的土地,都是我的,一座僧人的坟,为何还要以“礼”迁移呢?随即命人掘墓。挖开一看,僧人尸体尚未腐烂,众人无不惊愕。明太祖也吃惊不小,于是向僧人墓“拜告”一番。礼毕,让人小心翼翼地将僧人墓迁于五里之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明太祖最初有“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想法,他就处理不好迁坟问题;后来对迁移对象心怀敬畏,他就能处理好这个问题。房屋拆迁可能也是这个道理。
拆迁处理得好,皆大欢喜;处理不好,一座被强拆的房子,就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火药桶。对拆迁,怎能不慎之又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拆迁问题,村上隔壁拆迁不给自己拆迁
村民不服拆迁安置的,能提起行政诉讼。在得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的六个月内,村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拆迁安置事项作出裁决。
- 村民有权在得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的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如超过二十年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提起诉讼,其他案件如超过五年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房屋拆迁不是自愿拆迁有强制拆迁吗?
房屋拆迁一般没有强制性。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与被征收人订立补偿协议,遵循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实施强拆的,需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实施房屋征收时,市、县级人民政府应首先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需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在此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此外,建设单位也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对于采取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行为,造成损失的,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处分;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