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时如何确定“同住人”?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有住房中的同住人和公有住房的共同居住人,从形式上看,都是和公房承租人共住在公有住房的人,但其内涵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中的公有住房的共同居住人,是指在公有住房承租人死亡或者变更承租关系时,在该承租房屋处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

    有住房中的同住人和公有住房的共同居住人,从形式上看,都是和公房承租人共住在公有住房的人,但其内涵是有本质上的不同的。

      《上海市房屋租赁条例》中的公有住房的共同居住人,是指在公有住房承租人死亡或者变更承租关系时,在该承租房屋处实际居住生活一年以上(特殊情况除外)而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结婚、出生可以不受上述条件的限制。

      公有住房的同住人,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房屋动迁补偿款分割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界定为:同住人是指在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在被拆迁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已实际居住一年以上,且本市无其他住房或者虽有其他住房但居住困难的人。

      他处虽有住房但居住困难的情况,是指在他处房屋内人均居住面积不足法定最低标准的情况。这里所指的他处房屋的性质,仅限于福利性质取得的房屋,包括原承租的公有房屋、计划经济下分配的福利房、自己部分出资的福利房,房款的一半以上系用单位的补贴所购买的商品房,公房被拆迁后所得的安置房(包括自己少部分出资的产权安置房),以及按公房出售政策购买的产权房等。

      除了上述总括性的规定之外,《解答》还列举了几种可以被视为同住人的情况: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至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内居住的,即使居住未满一年,也视为同住人。但其在该处取得拆迁补偿款后,一般无权再主张本市其他公房拆迁补偿款的份额;

      2.一般情况下,在本市无常住户口,至拆迁许可证核发之日,因结婚而在被拆迁公有住房的居住满五年的,也视为同住人,可以分得拆迁补偿款;

      3.在拆迁公有居住房屋处有本市常住户口,因家庭矛盾、居住困难等原因在外借房居住,他处也未取得福利性房屋的;

      4.房屋拆迁,因在服兵役、读大学、服刑等原因,户籍被迁出被拆公有居住房屋,且在本市他处也没有福利性房屋的。

      《解答》同时规定了几种不能视为同住人的情况:

      1.将本来享有的他处公有住房权利(上述所列的住房困难的情况除外)予以处分,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
    2.获得单位购房补贴款后已有能力购房而不购房,仍居住在被拆公有居住房屋的共同居住人; 3.已在本市他处公有房屋拆迁中取得货币补偿款。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拆迁问题,村上隔壁拆迁不给自己拆迁
村民不服拆迁安置的,能提起行政诉讼。在得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的六个月内,村民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就拆迁安置事项作出裁决。 - 村民有权在得知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后的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涉及不动产的案件,如超过二十年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提起诉讼,其他案件如超过五年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房屋拆迁不是自愿拆迁有强制拆迁吗?
房屋拆迁一般没有强制性。房屋征收部门应当与被征收人订立补偿协议,遵循先补偿后拆迁的原则。采取暴力威胁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实施强拆的,需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实施房屋征收时,市、县级人民政府应首先对被征收人进行补偿,被征收人需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在此过程中,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此外,建设单位也不得参与搬迁活动。 对于采取非法手段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的行为,造成损失的,将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若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若尚不构成犯罪,将依法给予处分;若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将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律师解答动态
银行贷款没有下到合同写的金额中介把定金发给卖方了现在卖方不愿意退定金这种怎么办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26分钟前
未结饭费可能涉及民事纠纷,建议尽快与对方协商解决,避免法律风险。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