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保证人应否免除保证责任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基本案情」1999年9月8日,陈某华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向原告蔡某借款8万元,双方并就该笔借款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一年,自1999年9月8日起至2000年9月7日止,借款
「基本案情」

1999年9月8日,陈某华因做生意急需资金,向原告蔡某借款8万元,双方并就该笔借款签订了一份协议,约定借款期限一年,自1999年9月8日起至2000年9月7日止,借款月利率为2%,按月付息;同时,被告将其所有的一栋房屋的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作为向原告借款的抵押担保物。嗣后,被告只付给原告1999年9月8日至2000年9月7日的利息,借款本金8万元和2000年9月8日后的利息未予支付。2001年6月25日,因被告向银行贷款需用房产抵押,经与原告协商,原告同意将陈某华抵押的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予以退还,改由陈某富对陈某华的借款本金及利息提供担保,三方签订了协议,但三方未就保证担保的期限与方式作出约定。2001年7月1日,被告陈某华贷款后只还款7万元,余款一直未付。2003年,原告向法院起诉,请求判令被告陈某华归还借款本金1万元及利息;被告陈某富负连带清偿责任。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之间的借款关系明确,被告陈某华负有偿还借款本息的义务,由于双方对利息的约定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规定,法院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对陈某富的保证责任,因原告未在法定的保证期间内向保证人主张权利,故陈某富的保证责任免除。据此,法院判决被告陈某华归还原告蔡某借款本金1万元,借款利息18584元。宣判后,原、被告均未上诉。

「法官说法」

本案争议的焦点之一是保证人是否要承担保证责任。

借款合同中,债权人为了确保债权的安全,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是常有的事,保证就是担保的一种重要形式。1995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了保证担保的方式有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担保法规定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同时担保法对保证期间和保证责任也作出了规定,即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本案中,陈某华向蔡某借款,陈某富提供保证担保,但三方未约定保证方式和保证期间,按照担保法的规定,陈某富应按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即自2001年7月1日至2002年1月1日止。而在此期间,蔡南段从未向陈某富主张过权利,要求其承担保证责任,所以根据担保法的规定,陈某富作为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免除。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人民法院)徐欢、张丽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如果事先签订免责协议,是否可以免除担保人责任
保证责任的免除,是指对已经存在的保证责任基于法律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加以除去、保证人不承担保证责任的现象。根据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保证责任的免除事由主要有
保证方式是连带责任担保,是否已过,能不能免除相关责任?
一、一般保证责任。其所付的责任是,在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时,担保人要为其承担该责任,即清偿到期债务。二、连带保证责任。其所付的责任是,当债务以到清偿期,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偿还债务。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首先别慌,虽然你没证据证明她自愿,但她指控强奸也得有证据。你可以回忆下当时有无其他间接证据,像聊天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身份证年龄若没有错误是不能随意改大的。随意更改可能涉嫌违法。不过要是有充分正当理由,比如
目前还没有不收费的规定目前还没有不收费的规定建议你目前还没有不收费的规定,建议你申请免费安装
你可以找店家协商退款或者找店主协商不了也可以投诉自消费者协会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退款
根据你的描述,如果有合同,按照合同约定你可以计算一下,如果多发了就应该退还给人家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6分钟前
若宣传与实际不一样,这可能构成欺诈或违约。你先收集好宣传资料、合同、付款凭证等证据。然后和对方沟通,
直接跟客服联系,要求解除合同就可以了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