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债权超过时效,抵押人是否承担担保责任?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案情:1995年3月27日,A公司(系甲、丙和丁三人合伙开办的企业)与B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由B银行借款50万元人民币给A公司,借款期限9个月,即从1995年3月27

  案情:1995年3月27日,A公司(系甲、丙和丁三人合伙开办的企业)与B银行签订了一份《借款合同》,约定:由B银行借款50万元人民币给A公司,借款期限9个月,即从1995年3月27日起至1995年12月26日止。同日,B银行又分别与甲、乙两个人签订了《贷款抵押协议》,约定以甲自有的房屋和乙自有的房屋分别为该借款的一部分作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借款合同签订当日,B银行即将50万元划入A公司账户。借款期限届满后,A公司未偿还借款本金,仅于1996年7月5日偿还部分利息。1997年5月1日,A公司在B银行发出的催收通知书上盖章签收。但此后A公司一直未能偿还借款,B银行也未主张权利。1998年A公司被工商部门依法注销。1999年5月24日,B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A公司的开办人甲(也是抵押人)、丙、丁和抵押人乙等共同偿还借款50万元及利息。

  本案终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由于B银行未能举证证明其在1997年5月24日后的二年期间内曾向A公司主张过权利,因此,B银行于1999年5月24日向原审法院起诉要求A公司的开办人丙、丁偿还借款50万元及利息的诉讼请求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二年诉讼时效,已丧失胜诉权,依法不予保护。但甲、乙二人提供其各自的房屋为借款作抵押,并办理了抵押登记,该抵押合同合法有效。虽然B银行在本案中的主债权已超过法律规定的二年诉讼时效,但由于B银行是在主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起诉请求抵押人甲、乙承担抵押责任的,因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学习贯彻票据法、担保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三条的规定“对在《票据法》、《担保法》施行以前发生的票据行为、担保行为,应当适用该行为发生时的有关规定;如果行为发生时没有规定的,可参照《票据法》、《担保法》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的规定,支持B银行关于甲、乙应承担抵押责任的请求,判决甲、乙应当在其抵押范围内分别承担部分借款的清偿责任,B银行对甲、乙已提供抵押的房屋具有拍卖后的优先受偿权。

  甲、乙不服上述判决,以二审判决适用法律错误为由向检察院申请抗诉。

  分歧意见:检察机关审查后,有两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担保法》于1995年10月1日施行,本案的担保行为发生在1995年3月27日,即在《担保法》实施前,明显不能适用《担保法》及其解释。终审判决适用《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来审理本案,是适用法律错误,应当抗诉。

  第二种意见认为,对于抵押期限问题,《担保法》实施之前的法律法规没有规定。那么根据民法原理,除非主债权得到实现、抵押物灭失、债权人放弃抵押权,抵押人均应承担担保责任,也就是说抵押权排除诉讼时效的适用。终审法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通知》第三条的规定而适用《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适用法律正确,不应抗诉。

  分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对此案不应抗诉。

  1.该案争议的焦点是物权(包括担保物权)是否受诉讼时效制度的约束,是一个法律适用问题。对这个问题,理论界存在几种观点:A、诉讼时效仅约束债权,物权不受其影响;B、物上请求权属于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的影响;C、物权中与债权相同的请求权受诉讼时效的影响;D、民事权利是民法通则规定的诉讼时效的客体,因此包括担保物权在内的所有民事权利都要受诉讼时效的限制。《解释》实施之前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对上述几种观点均未予以认可或否定,因此,法院判决此类案件,准确地说是依据民法理论。

  2.《解释》颁布实施之后,由于该《解释》第十二条对担保物权的法律保护期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终止了司法界在处理实际案件时无法可依的状况。但从理论上讲,笔者认为这一规定远非完善。法律设定担保物权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债权人的主债权得到实现,抵押人愿意用自己的财产进行抵押,也表明他自愿承担这一担保责任。另一方面,物权和债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物权具有绝对性,所以物权又被称为绝对权、对世权,而债权则具有相对性、期限性。如果对物权设定与债权一样的期限,那么法律设定物权担保就失去了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债权担保(保证)完全可以以其简便的形式(在保证协议上签字盖章即可,不用去专门的登记部门进行登记)取代它。但是,为什么《解释》第十二条对担保物权的存续期间作了4年的规定呢?那是因为在社会经济交往中,出现了主债权人在债权期限届满后,长期怠于行使其债权和抵押权的情况,这种情况与一般出现的情况相反,抵押人想尽快履行其义务,但抵押权人则因各种原因不去行使其权利,影响了抵押人正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在对担保法进行解释时作出了第十二条这一规定。

  3.《解释》第十二条第二款虽然存在缺陷,但它仍具有法律效力,是处理具体案件的依据。对本案的处理,笔者认为:终审判决参照适用该款规定,对申诉人是有利的。因为,依据《解释》第十二条,申诉人的抵押只用承担四年时间的担保责任,否则,根据当时的判决依据-民法学理,则应当承担永久(直至主债权实现)的担保责任。因此,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的规定,本案不宜抗诉。

  检察日报·杨金顺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62146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担保物权
根据《物权法》、《担保法》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
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违约金
不管合同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是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只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就必须赔偿另一方违约金。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主债权
主债权
主债
担保的主债权已超过诉讼时效
根据《物权法》、《担保法》的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保合同另有约定的
如果主债权超过诉讼时效,抵押权是否消灭?
抵押权存续期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未告知受让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经登记的,抵押权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权;取得抵押物所有权的受让人,可以代替债务人清偿其
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恶意讨债是什么性质
你好,若严重影响生活,可报警处理
超过诉讼时效债权应如何有效追索债款
你应当聘请专业人士收集在诉讼时效内你主张权利的证据
在非机动车道上,怎样确定责任?
车祸赔偿,首先要看交警部门是否对此事故作出责任认定。如果是你的全责,则由你方依法承担本次事故的全部损失;如果双方均有过错,则由双方根据自身过错大小,按责任比例分
公司刚刚给了我保险,公司向我要了保险费,公司的这种行为违法吗?
您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关系后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用人单位拒绝缴纳的,劳动者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补偿数额需要根据
买了一个平板,1800买的,结果这个平板是那个人偷来的,我买的时候并不知情
为避免未来在购买物品时再次遇到类似情况,您可以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尽量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物品,如品牌官网、大型电商平台等;其次,在购买前仔细检查物品的外观、序列号
抵押权是如何实现的
抵押权是如何实现的
其它物权案例
在疫情一线工作过一个月多,回家后想入党可积极分子,不合格镇政府说超限了不能给办理,这事去哪里办
首先,了解不合格的具体原因,如是材料不全还是政审未通过等。针对原因,积极补充材料或进行申诉。其次,了解超限的具体规定,如是时间限制还是名额限制等。若确因超限无法
对方欠我5000块一直不还,一年多了
如果你选择起诉对方,首先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然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递交至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法院在受理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
高中生头发长学校处份,对吗
学校通常通过校规管理学生仪表,但处分应合理合法。常见处理方式包括口头警告、记过等。选择处理方式时,应考虑学生行为性质、影响及学校规定,避免过度处罚。
相关文书下载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