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抵押权的效力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法定抵押权,是指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取得的抵押权。所谓抵押权的效力,是指抵押权人就抵押物在其担保债权范围内优先受偿的效力及对其财产的限制和影响力。它包括

法定抵押权,是指当事人依照法律的规定,直接取得的抵押权。

所谓抵押权的效力,是指抵押权人就抵押物在其担保债权范围内优先受偿的效力及对其财产的限制和影响力。它包括抵押权范围的效力、抵押物的效力、优先受偿的效力,而法定抵押权的效力,关键是优先受偿的效力。法定抵押权优先受偿的效力,是指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后,发包人未按约定支付价款,承包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或请求人民法院以该工程折价、拍卖的价款受偿,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优先受偿的效力及于该工程的约定抵押。这效力表现为一种溯及力,也就是说发包人将该建设工程向其他债权人进行抵押时,无须征得抵押权人(承包人)的同意。但一旦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发包人未按约定付清工程款,此时承包人享有优先受偿的效力及于发包人与第三人约定的抵押权。

  2、优先受偿的效力及于该工程的转让。这效力同样表现为一种溯及力,即发包人(开发商)可将在建工程进行出售、转让,无须征得承包人的同意。它不同于一般抵押权,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必须征得抵押权人同意。但是,法定抵押权的抵押权人(承包人)所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条件一旦成就,其效力及于所出售、转让的房屋。

  3、优先受偿的效力及于破产企业的财产。根据我国破产法(试行)第28条第二款规定“已作为担保物的财产不属于破产财产”的规定,如果发包人发生破产,作为法定抵押权的“该工程”也应排除在破产财产之外。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05924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抵押权期限届满 抵押权
首先,当债务人届期不履行债务的时候,抵押权人可以行使抵押权,不过需要在一定的期限内行使。其次,对于抵押权行使期限,《担保法》、《担保法解释》、《物权法》都曾作相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抵押权登记期限届满 抵押权
抵押登记有效时间要根据登记簿所载信息确定,抵押人与抵押权人之间就期间纠纷的,要根据抵押协议或者其他债权协议确定
法定抵押权 约定抵押权
所谓意定抵押权,是指基于当事人的约定而发生的抵押权
抵押权人如何行使抵押权
最高额抵押权是一种特殊的抵押权,与一般抵押权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区别,第一,一般抵押权担保的是一个债权,而最高额抵押权担保的债权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可能是一个债权,
抵押权顺位,放弃抵押权
丙的抵押权优于银行的抵押权,银行的抵押权优于乙的抵押权。所以,商品房先由丙受偿,然后是银行,再是乙。就房产的抵押权,你是要跟丙协商,而不是银行。如果商铺的价值大
抵押权人消灭。抵押权是否消灭
抵押权也终止。相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三章 法 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三十六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
今年个人所得税中赡养老人的月扣除金额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个人所得税扣除赡养老人的支出不是按人数扣除,是按标准定额扣除。1、纳税人为独生子女,每个月可以扣除2000元;2、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由其与兄弟姐妹
被同行恶意诋毁可以报警吗?
如果有人被人长期进行诽谤,损坏个人名誉,应当立即报警。
。我来东莞进厂一个月了,这几天一直都是十一二点下班,觉得很累,请假不批怎么办?
法律分析:员工享有休假的权利,但是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员工申请假期应该以书面形式提出申请,企业酌情进行批准。若员工提出离职,试用期应以书面形式提前三天提出离职申请
老婆出轨了,和被人男人走了,那个男人我不知道是谁。一家人就知道他是出轨你说我们要怎么办?
《民法典》规定一方出轨离婚,若是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法院应当按照照顾子女、女方以及无过错方的原则进行判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出轨方就是过错方。法律依据:《民法
在成都地区,办理离婚证所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成都离婚证需要的办理条件是:1、夫妻双方有进行合法的结婚登记;2、夫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情况下协议离婚;3、协商达成一致;4、签订了书面离婚协议,协议书中载明了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