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当中涉及的物权变更

更新时间:2022-05-23 11: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一)物权变动的定义何为物权的变动?物权法基本原理认为,物权的变动是指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我国《物权法》专设一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一)物权变动的定义

  何为物权的变动?物权法基本原理认为,物权的变动是指物权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总称。我国《物权法》专设一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其实就是对物权变动的规定。物权变动是物权法上的一种民事法律效果,和其他民事法律效果一样,物权的变动也是由一定民事法律事实引起的。能够引起物权变动的民事法律事实有两大类,一是物权法律行为,即物权行为,包括双方物权行为和单方物权行为,双方物权行为又称为物权契约和物权合同;一类是物权行为以外的法律事实,包括生产、收益、继承、时效、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先占、添附、国家强制、标的物灭失、混同等等。

  物权变动,表面上看是物权于存在形式上发生的变化,但在实质上,物权变动的是物权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关于对特定物的支配关系的变化。就物权的发生(设立)来看,物权一旦设立,特定主体即享有该物权,产生了支配关系,不特定主体则应负担相应的义务,由此在特定权利主体一方和不特定义务主体一方发生了物权法律关系;就物权的变更和转让来看,物权一旦在主体、客体或者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也相应地引起支配关系的变化;就物权的消灭来说,物权的消灭可以引起物权法律关系的终止,从而结束民事主体对特定物的支配关系。

  (二)物权变动的涵义

  1.物权的设立

  物权的设立,也就是物权的发生,即民事主体取得了物权,一旦取得物权,那么该民事主体就进入了物权法律关系,成为了物权人,其他民事主体属于义务人,因而产生了对特定物的人与人之间的支配关系。物权的发生可以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原始取得是非依他人既存的权利而取得物权,例如无主物之先占;继受取得是就他人的权利而取得物权,又可以分为移转取得和创设取得。[注1]

  2.物权的变更

  物权的变更,就是物权的主体、客体或者内容发生了变更,这是广义上的物权变更,其中主体的变更,其实就是物权的转让。我国《物权法》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注2]可见,物权的转让也是物权变动的一种形态。狭义上的物权变更仅仅指物权的客体或者内容发生变更,因为物权主体的变更实质上应归为物权的产生或者消灭。物权内容变更主要是诸如物权的范围、方式等物权形态之变更,比如典期延长、抵押权担保债权的部分履行等。在物权变更中,也会使物权人和义务之间对特定物的支配关系发生变化。[page]

  3.物权的消灭

  物权的消灭,就是物权的丧失,包括相对丧失和绝对丧失两种情形。相对丧失是物权的支配关系也就是对特定物的支配效力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转移,[注3]绝对丧失是作为客体的特定物的灭失,因为物的灭失导致物权人丧失了支配事实从而使物权消灭。[注4]无论是相对丧失和绝对丧失,都会导致物权法律关系发生消灭,只是在相对丧失之情形,特定物权法律关系发生消灭后,又会产生新的物权法律关系,而在绝对丧失之情形,则使原本存在的物权法律关系发生永久性灭失。

  二、物权变动的原则

  通说认为,物权变动的原则有公示原则和公信原则,公示是物权变动的具体

  方法之抽象,公信是物权变动的具体效力之抽象。

  (一)公示原则

  公示是物权变动时,将物权变动的事实通过法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物权具有主体上的对世性和效力上的排他性,这就决定了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将物权变动的事实进行公开,以让第三人知悉物权变动的事实,保证交易安全。[注5]根据物权法原理以及我国《物权法》规定,物权变动的公示方式有不动产登记和动产交付两种。

  一般来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我国《物权法》对上述两种公示方法作出规定外,还作出了关于物权变动效力发生的其他规定。其一,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注6]其二,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注7]其三,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注8]其四,上述三种情况下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注9]

  (二)公信原则

  公信是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所表现的物权即使与真实的权利状态不符,法律仍承认其具有与真实物权存在相同的效果。根据这一原则,物权的公示方法具有公信力,只要物权的变动符合法律规定的公示方法,就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公信原则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让物权秩序稳定,不管事实上的真实物权人是谁,只要是合法的公示程序即认定为法律物权,带有明显的“拟制”色彩。所以,有学者指出,公示原则要求各种公示方式必须准确反映物权变动的结果,以使社会公众了解物权变动的实际情况,但公信原则并不要求这一点。[注10][page]

  应该说,不管是公示原则还是公信原则,设立的初衷都是为维护交易安全。公示原则之功能主要是将物权变动的事实公开,让第三人“知晓”;公信原则之功能则是让物权变动的事实产生效力,让第三人“信赖”。物权法尽管主要在于调整物的静态秩序,但我们认为,它同时也调整物的动态秩序,即为交易安全提供法律保障。公信原则的功能主要是保护民事交易活动中的善意受让人,使善意第三人在与他人从事交易时只需信赖公示的内容本身即可,而无需去详查公示内容是否真实以及对方是否真正享有权利。然而,公信原则要真正采用,必须有相应的配套制度。比如,财产登记制度的统一化需要解决,防止出现登记差错或者登记冲突;事实物权与法定物权必须加以界定,[注11]尤其是如何保护真正权利人以及事后补偿措施等,也要逐步完善,这样才能真正贯彻公信原则,以确保和谐的交易秩序。

  三、物权行为

  (一)物权行为的概念

  前文已经指出,物权行为是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之一。物权行为理论是由德国学者萨维尼所创。[注12]自萨维尼创设物权行为概念以来,关于物权行为的涵义,一直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德国学者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物权的合意本身即是物权行为,[注13]一是认为只有物权的意思表示与外部的变动象征(登记或交付)相结合,始能成立物权行为。[注14]我国学者对此认识也是众说纷纭,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如效果说、目的说、要件说、内容说等。[注15]我们认为,无论是哪一种学说,都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物权行为,只是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本质上并不影响物权行为的内涵。简单地说,所谓物权行为,是指以设立、变更和消灭物权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分解开来,物权行为的目的是使物权设立、变更和消灭,即使物权发生变动;物权行为的内容就是物权直接发生设立、变更和消灭;物权行为的效果是使物权发生设立、变更和消灭的变动事实。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我在物权法领域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如果你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向我在线咨询。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已帮助 138637
在线咨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实现担保物权 主体变更
担保合同的变更须具备以下条件: 1、原已存在有效的合同关系。 2、合同内容发生变化。 3、经当事人协商一致,或依法律直接规定及法院裁决。 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你好,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如果你是担保债权的受让人,则可以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找法网咨询助手
官方
当前在线
立即咨询
找法网咨询助手提醒您:
法律所涉问题复杂,每个细节都有可能决定案件走向,若问题紧急,建议 立即咨询 律师,并详细描述自身问题,以获得 针对性解答。24小时在线,平均5分钟回复。
物权的变更和转让的区别
你好,具体什么情况
物权客体是什么意思
物权客体是什么意思
物权一般规定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消灭
你好,根据《物权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债权转让的,担保该债权的抵押权一并转让,如果你是担保债权的受让人,则可以申请实现担保物权
物权内容的变更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房屋等不动产权利的变更
特殊原因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的理解
不动产需要办理变更登记。
未消除抵押权的抵押物判决后能否变更登记
合法利息应指抵押贷款合同约定的利息
未消除抵押权的抵押物判决后能否变更登记
一、主要看《借款抵押合同》中的约定,通常情况下,不按合同约定逾期还款是违约;提前还款也是违约(因为债权人的利息等可得利益受损),所以,您不能起诉债权人提前还款,
没有犯罪记录证明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开放吗?
一、无犯罪记录证明只能在本地开吗1、无犯罪记录证明只能在本地开。因为犯罪记录都要登记在户口中,这样就只有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才能掌握是否有犯罪记录,因此也就只有户
为何航班取消了还要收我退票费?
您好,要看具体的协议
孩子成年了,户口可以迁到妈妈那里吗?
法律分析:可以。孩子户口迁到母亲名下手续如下:1、提交相关材料到母亲的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2、需要的材料:出生医学证明、孩子母亲户口簿、孩子父亲的户口簿、母亲所
头部伤口5.5耳部伤口约4.5怎么鉴定伤情
头部和耳部伤口应做专业鉴定。具体操作:1.若伤口较轻,可先选择医院就诊,获取病历和诊断证明;2.若涉及法律纠纷或赔偿问题,应联系法医进行专业鉴定,以评估伤情等级
网友见面被威胁要钱
如果拒绝给钱后,对方采取暴力手段,应立即报警并寻求帮助。同时,尽量保留证据,如伤痕、现场照片等,以便后续调查。暴力行为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应让警方介入处理。
去桂林旅游,跟团游,遇大雨,倒致很多景点都没有去,能退钱吗
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退款、投诉维权或法律诉讼。选择时应考虑时间成本、证据充分性及个人意愿。协商退款快速简便,法律诉讼则更正式、耗时较长。
我在淘宝买了一个衣柜,但是过了一小段时间后衣柜就长霉了,还是一小块一小块的长
在与商家协商时,首先保持冷静和理性,明确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其次,准备好购买凭证、商品照片等相关证据,以便在协商时提供。最后,如果商家提出解决方案,请认真考虑
1分钟提问 海量律师提供在线解答
  • 1
    提交咨询
    详细描述您所遇到的问题或纠纷并发送
  • 2
    接入律师
    耐心等待律师解答,平均5分钟及时响应
  • 3
    获取解答
    还有疑问?60分钟无限次追问
立即咨询